十七个军团全部在各自的军团长带领之下,进入到了属于他们的战略方位。
到了这一刻,蒙古人所构建的三大军事要塞其中的一座,已经被冷锋封的军队打开了一道口子。
金铃关北面城墙的失守,代表着这座被称为南方地区第一险关的城门,已经失去了他的崇高地位。
在以往的战争史上,金铃关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被敌人从正面攻破。大多数的时候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围困,导致关内弹尽粮绝,迫不得已之下守关的军队选择突围或者是被困死关中。
以这个时代的冷兵器装备的军队来看,要想从正面拿下这座关隘,哪怕就是百万大军,也没有办法依靠正面强攻的方式能够攻入金铃关之内。
毕竟这种关隘是建造在两座山体之间,而且这种山还是那种无法攀登的绝壁。除了从南北两个城门可以进出之外,其他地方根本无法进入。
而且这里又是前往南方的一条必经之道,如果想要继续南上,这里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地方。除非是舍近求远,绕道几百里之外,避开大山大河。
当然,金铃关能够有如今的这种规模,也不是哪一个朝代的修复建的,而是好几个朝代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过由于金铃关所处的地理位置,他并不是矗立在边关,而是在朝廷的腹部地区,所遭受的战乱基本上是内部斗争。
这也当初蒙古人能够用计谋,轻松的就将这处险关拿下来的原因。
南方朝廷的根本没有想到,蒙古人早在发动正式进攻之前,就已经对金铃关展开的了布局。
蒙古人在拿下了金铃关之后,对这里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在这样一处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之地布置重兵也是为了多一道保障。
可是没有想到,在他们看来固若金汤险关,被冷锋的大炮很轻松的就轰开了城门。
其实冷锋这一次摆出南下的姿态,也可以不经过这里的。毕竟从临江城出发前往京城的道路有三条,经过金铃关的这条道路也不是最近的,同样也不是最好走的。
之前冷锋前面两次前往京城的时候,就没有从这里经过,而是从另外一个方向前往京城。
其实金铃关的位置距离京城并不是最近的,而是有些偏东。不过这里的地势比起从临江城直线前往京城的路途,要更加开阔。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冷锋所占领的三府七城和这里能够连成一片,组成一个更加广阔的行政区域。
而且有金铃关这样一个天然的险要关隘,冷锋完全可以以此为界点,连接周围纵横几百里区域,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牢固的大本营。
他的所有产业都可以放在这片区域,然后就可以放心的带着自己的军队外出征战四方。
这样一来就不用为后方过多的担忧,只要守住几条重要的交通要道,那么敌人要想来进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喜欢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