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南方朝廷的军队和蒙古人进行冲锋作战时,基本上都是摆出这种阵型。
除了鱼鳞阵之外,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方阵。
这是冷兵器作时常用的阵型,也就是最稳妥的阵型。士兵们整齐划一地排列,横向与纵向的队列如同棋盘上的格子一样规整。
方阵的前排士兵,往往装备着巨大的盾牌,那盾牌如同移动的城墙。当数百个这样的大盾紧密连接起来时,就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能够抵挡敌方骑兵的冲锋和箭矢的攒射。
士兵手持长枪,长枪林立,使整个方阵看起来就像一只长满尖刺的巨兽。
后方的士兵则可以根据战斗情况,随时填补前排的空缺,保持阵型的完整。
一般情况下,万人以上的军队基本上都会摆出这种冲锋阵型。可是冷锋麾下的军队在冲锋的时候,可没有摆出这种阵型,看上去显得更加的分散。
一万名先头部队分散开来,看上去人似乎到处都是人,不过却看不出来有那种散漫的样子。
虽然没有大规模集结成阵型时的那种压迫感,但是在气势上显得更加强大。
两军对垒之时,一方军队的气势往往能让对手未战先怯。蒙古人的军队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在气势上往往都能够压制住对手。
不过气势也不完全取决于人数的多少,有时候一支人数较少但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军队,也能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势。
冷锋在训练军队时,也是很注重这方面的。
不过真正的气势那是在真枪实弹之中磨练出来的,没有经过多次的生死之战,是培养不出来这种气势的。
此时的双方对垒之中,蒙古人的两三千士兵所展现出来的,就是那种无情畏生死,一往无前的气势。虽然只有两三千人,但是他们也敢面对十几万人发起冲锋。
仅仅是这份气势,就不是其他的军队所能够抗衡的,哪怕是冷锋的军队也不行。
毕竟人家蒙古人的军队是多次战斗之中磨炼出来的,除了战斗经验和实力之外,还有那种独属于他们的骄傲。
冷锋的军队虽然也不错,面气势上面不弱于蒙古人,但是在这种气势仅仅是一腔热血,还缺少一种叫作军魂的东西。
不可否认,冷锋的军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但是此时面对这两二千蒙古士兵,如果没有人数和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是比不过对方的。
其实这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因素,就是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
这两三千名蒙古士兵是被逼到了绝境,如果不冲出来的话,那也是死。冲出来和敌人交战,哪怕是死在敌人的手上,也总比连敌人的面都没有见着就死了要好看些。
说不怕死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家都是肉长的,也都是娘生爹养的,又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怎么说也得给自己的死找一个光荣的理由。
喜欢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兵王穿越到南宋,华山论剑我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