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家里预备好了,媳妇也给你说上了,你不回去,我就不走!”
王学礼听了这话,又气又急,但又一时没个主意。他只好再劝父亲:
“爹!你咋不讲理?你不走,日本鬼子打过来,我是顾你,还是打鬼子?”
父亲觉得儿子的话有道理,门声不吭,低头想了好大一阵儿,又说:
“我走也行。你得当着我的面,定个媳妇让我看一眼,回去也好跟你妈说。”
王学礼一听急了,无奈间只好来找妇联主任帮他想个好办法,先把父亲送回家去。
妇联主任灵机一动,找到女青年苏维仁,好言劝说一番,硬拉着她和王学礼一起去见他的父亲。
父亲一见苏维仁生得俊俏,人也厚道,满心欢喜,嗔怪儿子道:
“你这个娃,既在外边订了这么好的姻缘,早说一声不就得啦!这下我和你妈都放下心了!”
就这样,父亲当即离开部队回家去了。
不久,部队要转移,王学礼找到苏维仁,跟她告别后,诚心诚意地说:
“我们就要走了,这一走,可能就见不着面了,让你为我背个名,真对不起你。”
她红着脸,低着头,半晌也不好意思看他一下,只是喃喃地小声说:
“没关系,这也是为了革命。”
其实,她与他,内心里早已产生了互相爱慕之情,只是谁也不好意思开口。
时隔1年,她与他又在山西抗日的烽火中相遇,便结成了恩爱夫妻。
王学礼走着,想着,在隆隆的炮声中,不知不觉就来到第2营的阵地上。指战员隐蔽在工事里,一个个都像绷在弦上的箭,随时准备着跃出战壕,冲向敌人。
王学礼挽起袖子,对战士们说:
“第3营在扶眉战役中荣获英雄营的称号,行军就扛着大锦旗,你们见了挺眼热,都说什么时候也要弄面锦旗扛着,别只让3营美得不行。好,今天攻打沈家岭,就看你们的了。”
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钢枪,异口同声地说:
“没问题,团长,这一回咱第2营也要扛着更大更漂亮的锦旗进兰州城哩!”
这时,一位小战士从潮湿的战壕里挤过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污,眨巴着布满血丝的大眼睛,显得单纯、天真、可爱。他笑着说:
“团长,打兰州城,要先尝尝特产白兰瓜,马匪可把咱的肚子害苦了。”
一句话,说得王学礼心里挺不是滋味。战士们千里行军,挺进大西北,栉风沐雨,风餐露宿,行军作战的疲劳暂且不说,单说忍饥受渴,那就实在是太苦了。部队围攻兰州后,全团只分得800斤面粉,连伤病员吃的也不够。周围的山坡上,零零星星长着几片半熟的山药蛋和玉米,部队就地筹粮,有一点吃的东西还得生吞生啊,许多人闹起了肚子。第5连夜里每人分了两个生山药蛋,勉强充饥,拂晓前炊事员刚将饭送到阵地上,不料一颗炮弹飞来,连人带饭炸得粉碎。这阵儿,战士们只得勒紧裤带,饿着肚子马上就要冲锋……
王学礼看着那个小战士,声音沉沉地说:
“这几天,我们的生活是苦点,可兰州人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比我们更苦啊!我们咬咬牙,把马匪消灭了就好了。”
顿时,雄壮激昂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保持光荣,再立战功!”
“消灭马匪,讨还血债!”
“攻克沈家岭,解放兰州城”……
被密集炮火轰击了20多分钟的沈家岭,支离破碎,一片混乱。只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仿佛奇迹般地保存了一片青纱帐,小小的一块玉米地。
就在这时,突击队跃出战壕,在一面鲜艳红旗的引导下,向敌人发起了冲锋。
嘹亮的冲锋号声,在漫天的硝烟中,响彻山巅,震荡霞空。
尖刀排紧追着一面光彩夺目的战旗,架云梯登上断崖,越过战壕,仅十几分钟就突破敌人第1道防线,将红旗插上敌人阵地。
炮火在延伸。
突击队向敌人纵深发起一次又一次地连续冲锋,在阵地上反复争夺。
沈家岭上,枪声大作,喊杀连天,烟火遮暗了半边晴空。敌我双方扭打在一起,直杀得天昏地暗,石裂士飞。
敌人为了夺回失掉的阵地,整团整营整连地发起反扑,他们在督战队的马刀驱赶下,光着上身,穿着裤头,挥舞着马刀,大喊大叫着“天门开了!”“升天了!”嗷嗷叫着,接二连三地冲上来,大潮一般一波又一波地涌流过来。
马家军都是一群亡命徒,前面的尸体堆成了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