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37)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这几年内也发展得“多姿多彩”,复杂程度甚至连“投资大师”巴菲特也弄不明白。
在巴菲特看来,衍生工具是金融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而格林斯潘当时则并不同意,2003年他写道,衍生商品分散了风险,因此缓和了网络泡沫破灭后2001年的经济衰退。“规管难免会约束市场,自由的市场最清楚该怎么做。”
世界银行前负责经济发展的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8年9月在法国《回声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美国当前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任时实行的政策有关。
文章说,一切源于2001年的美国经济衰退。布什总统在格林斯潘支持下推行令富人受益的减税政策,但没能使美国走出网络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美联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除了降低利率别无他法。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过度投资是经济衰退的一大原因,所以降低利率没有极大地刺激投资,美国经济虽然繁荣起来,主要是因为美国家庭更多地贷款买房和负债消费。而且,由于低利率促进了房地产业的持续繁荣,美国人对自己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一直不以为意。
为了让更多人借到更多的钱,美国还不断放宽放贷标准,次级贷款发放额不断上升,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允许个人贷款的数额越来越大,还出现了一些非固定利率的贷款品种。许多借款人没有多少金融知识,盲目借贷,也不具备风险意识。
斯蒂格利茨在文章中指出,格林斯潘鼓励非固定利率贷款,认为美国人在过去10年间如果选择了非固定利率贷款,就能节省很多钱。他似乎认为美国经济只要有他掌舵就能一直欣欣向荣。可是经济增长总有难以维持的一天,这其实只是时间问题。
房地产泡沫最终破灭,房价下跌后,有些借款人发现其贷款额远远高于他们所拥有房产的价格。由于利率提高,一些人已经无力偿还贷款。有太多的美国人在制定家庭预算时没有留出余地,一些放贷机构受利益驱使也没有提醒人们注意借贷风险。
斯蒂格利茨的文章认为,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是可以预料到的,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可以预见的,那就是新的房地产项目在减少,正在销售的楼盘找不到买主。有关数据显示,美国过去6年创造的就业机会有23以上与房地产业有关。房地产泡沫一度使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高于他们的支付能力,而没有了房地产这台发动机,美国经济增长将会减速。
斯蒂格利茨最后总结说,有句话用在格林斯潘身上很合适:斯人已去,遗害犹在。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攻击,格林斯潘的辩解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尽管格林斯潘对其政策决策过程做了很多解释,可是这丝毫不能减轻其货币政策调控力度和调控节奏错误、风险监管不到位的责任,也无法彻底洗清对其机会主义倾向的批判,甚至无法反驳其在决策过程中有可能向华尔街利益集团妥协的质疑。
穆迪公司的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曾经有过这样的评论:我们不像是在进行职业的评级分析,而更像是在把自己的灵魂出售给魔鬼来换取金钱。
【相关链接】“失节”的金融市场看门人
从原来的次贷危机演化到现在的金融危机,并可能进一步发展到经济危机——如果追根溯源,人们就会发现那些被打上AAA烙印的抵押债券是现在一切麻烦的始作俑者。但问题在于,到底是谁为这些劣质品打上“放心使用”的标签送到投资者的面前的呢?——答案就是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
2008年10月22日,著名评级机构穆迪(Moody’s)的CEO雷蒙德。麦克丹尼尔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的时候承认,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Fitch)不惜降低标准,没有尽到监督之责,并把全球金融系统置于巨大风险之中。
“维持我们的标准和维持我们的市场份额,这两者是完全冲突的。”麦克丹尼尔如此表示,并再次把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置于舆论指责的焦点,因为2008年7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已经指责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给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评级时,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并且未能避免利益冲突问题。
◇。◇欢◇迎访◇问◇
第38节:直击华尔街风暴2(38)
虽然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这三大评级机构在避免利益冲突问题上都有明确规定,但SEC的调查显示,一些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竟然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谈。由于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独立性。而批评家们更是认为,穆迪和它的竞争对手标准普尔及惠誉其实是这场金融灾难的帮凶。
《纽约时报》2006年的一篇报道向人们展示了债券评级是一种复杂的专业过程:一个名为ABC的债券池摆在穆迪的前面,所有的按揭贷款都是次级贷款,而穆迪没有可能看到每一个贷款人的文件,更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以证实贷款人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它能做的就是使用自己的数学模型,依据贷款人的历史行为分析进行评价。对于穆迪来说,它们面对的贷款人正处于美国房地产业最狂热的时代,必要的规范和风险控制都被抛到了脑后,而这样一个行为,如果做一个国人熟悉的形象的比喻,就是用“三亚的气象资料去预测哈尔滨的天气”。
在2006年,美国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忙着做和房地产有关的生意,穆迪公司的分析师们通常只有一天的时间处理相关的数据。虽然他们很清楚这些次级贷款“有点不那么可靠”,但是让他们稍感安慰的是,大部分贷款人是为了取得自己的第一套住房,这也许表明,不到万不得已,贷款人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房产。
于是穆迪给出了3个A的评级,投资银行则专门成立了负责这部分债券销售的公司,由它们买下这些按揭贷款,然后向外发行债券。投资银行想让穆迪知道的是,只要给了ABC高评级,它们的债券就畅销,它们所做的一切就有利可图。
在上面这个AAA债券的生产线中,信用评级机构扮演的角色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经不无讽刺地说,世界上有两大超级力量,美国和穆迪。
于是,在那样的一个投资狂热、风险控制被漠视的年代,这些盈利越来越丰厚的中介机构不仅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反而成了疯狂市场的一部分。不过在这一点上,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