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这个老板不一般下一句顺口溜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张振华,师从我国著名的稀土研究权威李乙丙院士,去年夏天北大化学系博士毕业,正在犹豫做不做博士后,桂仁找上门来。那天下午,张振华正好在学校实验室帮助导师在做内蒙包钢稀土公司的稀土再提纯实验,一个一起喝过两次酒的无线电系博士带了个人进来,说想和他聊聊天。张振华忙于手头实验,只能客气的冲来人抱歉,请他等等,桂仁礼貌的留下名片,请他实验结束后一起吃个晚饭。张振华双手接过名片,扫了一眼,由于对通讯行业不了解,他对桂仁的身份没有概念,就装进了衬衣口袋。接着张振华抱歉地说导师年纪大了,现在是暑假,研究生都不在身边,只有他这个弟子正好可以帮上忙,包钢稀土公司催的急,这个实验可能下午不一定能结束,晚饭他就自己凑合一下,如果能提早结束实验,他会电话联系桂仁的。桂仁看他是个实在人,第一印象非常好。

在北大校园边的资源楼里,桂仁对张振华的实验没有概念,就一边看书一边等待,整整等了一个下午。眼看到晚饭时间,他客气地请无线电系的博士一起晚饭,对方告诉他不必等张振华,他们实验时间没点的,他自己不巧有点事情就不过来了。桂仁难得有时间清闲,就信步走进北大校园。为避免张振华来电话自己听不见,桂仁戴上了蓝牙耳机。暑假,北大校园清净了不少,比他前几次来更有一种雍容华贵。正是盛夏,不知不觉,桂仁走了二十几分钟,额角的汗珠已是豆大了。幸好自己一身休闲装束,抬起手臂洇了一下前额,短袖下前臂结实有力,浓重的汗毛沾着晶莹的汗珠,微微泛出反光。幸好北方的夏天不象家乡湖州,北京的盛夏时节,过了三四点钟,太阳就会不再毒辣而渐趋温和,再加上湿度低,桂仁感觉全身微汗,被小风一吹,非常舒服。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第二节

前面就是三角地,桂仁放慢脚步,一目十行地观赏起那些小广告,可惜暑假里大多是培训班啊讲座啊交换车票的信息。拐进边上的学生食堂,简陋的餐桌餐椅,绝大多数就餐者都是青年学子,简单的仔裤T恤,许多就餐者都抬头看着电视,胡乱地往嘴里填进饭食。电视频道大多锁定凤凰卫视,当时国际上金融风暴已是“大风起兮”,内地因为奥运因素报道较少,凤凰卫视视角还是比较敏锐,已在较大幅度报道金融风暴相关信息。桂仁也非常喜欢凤凰台,尤其是金融风暴的相关内容。金融风暴的进展,桂仁在密切注视,他明白这对于他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遇,他已经有过多次和经济学家的交流。这一次来北大,是为期两周的EMBA集中面授时间,这一次的内容大家最感兴趣就是金融风暴。今天下午安排集体访问中兴通信北京研究院,“现场解剖”的方式讨论实际案例,中兴“这只麻雀”即便烧成灰,桂仁也能把它复原回去,再加上自己的同行角色,他怕自己丢了身份就不参加这次活动了。

走了这么会路,桂仁感觉自己真有点饿了。他点了两个小炒,西红柿炒鸡蛋、青椒肉丝,打了一份绿豆大米粥,一个馒头,找了个僻静角落,慢条斯理地品尝起来。自己正对的电视,却是CCTV频道,正在报道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花絮。桂仁低头小嘬了一口粥,感觉温度正合适,张开大口呼噜噜小半碗就下去了,胃里马上就有一种幸福的充实感。桂仁满意的掰下一小片馒头送到嘴里,细嚼慢咽下,感觉到了一丝甘甜。桂仁微眯着双眼,筷子准确地夹菜送菜,小炒的味道也不错。桂仁感觉自己回到了刚从湖州到北京上大学那会儿,一种幸福感充斥全身。

与此同时,在另一家学生食堂里,张振华正双眼茫然的盯着眼前的一碗面条出神,嘴里细嚼慢咽着一片馒头,电视上讲些什么,他一句也没有听进去。他正绞尽脑汁,琢磨着重新调整方案,怎么有效地去除杂质。按照上午的方案,下午的三次实验中,其中有一次的纯度达到了理想标准,但其他两次都不够理想。前几天的工作没有白做,今天这一次理想实验已经现出曙光了。他准备不修改配方,晚上在调整时间上多做几次实验,看看时间因素对提纯的影响。张振华嚼完了一片馒头,又撕扯下一片,往嘴里机械地送去,用舌头裹进重复刚才的动作。一个馒头如此这般,花了十几分钟,彻底消灭干净。张振华看了看空空的两手,才想起面前的面条还一根都没有动过呢。他满意刚才十几分钟就理清了头绪,还准备了一个实验方案,微微一笑,就把思绪转回了食物。从小炒窗口里买出来的面条,泛着催人食欲的油花,青绿的小白菜透着诱人的质感,吸引着张振华的胃口。一个馒头,刚刚才垫了一点肚子,张振华这个北方人,喜欢面食,只有吃过面食后才有饱肚的感觉。他欢天喜地地搅动着筷子,把碗里的面条和汤头充分混合,深吸了一口气,呼噜噜就是一大口面汤。抬起头来,砸吧了一下嘴,味蕾充分感受了面汤的鲜美。张振华的双眼都眯了起来,又砸吧了一下嘴,低头再嘬了一口面汤。然后,搅起筷子,夹了一大口面条送进嘴里,三两下就进了肚子。不一会,一碗面条就下了肚,张振华感到了一种饱涨,满意的打了个饱嗝。幸好边上没人,这个老农式的满足容易被大都市子弟笑话,自己的夫人就好意提醒过,今天有点得意就忘了形,张振华暗暗责备了一下自己。

尽快填饱肚子后,张振华买了一袋蒙牛纯牛奶,一个小蛋糕和一个茶鸡蛋打包,准备作为夜宵。兴冲冲就返回了实验室,压根就忘了给桂仁打电话的事。

到了晚上,桂仁有点懊恼没有要张振华的手机号,本想向那个无线电系的博士打听,细思量下,又作罢,毕竟这只是一次聊天,桂仁想自己再清晰一点思路后也不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一个礼拜后,张振华交给导师一份完整的报告。他已经找到了最佳提纯办法,问题关键是步骤的先后次序。郑振华用一整天时间,重复多次相同的步骤,结果都很理想,纯度的一致性也非常之高,他明白,这个项目可以告一段落了。包钢稀土公司给了张振华一万元报酬,他高兴地当天就汇了五千元给甘肃兰州大学当教师的妻子,给甘肃武威农村老家寄了四千元,老家的弟弟在造房子,张振华二老和弟弟一家住在一起,弟弟都有两个娃了,经济不宽裕。两个礼拜挣了一万元,张振华挺高兴。

事情办妥了,张振华洗了个澡,好好睡了一大觉。博士楼里静悄悄的,他屐个拖鞋,准备邀请住在楼下的无线电系的那个博士晚上一起喝个小酒。无线电系的外快多,平常都是他们请客,今天该他回请一次。不巧,房间里没人。他返回自己宿舍,准备洗洗这几天积攒下来的脏衣服。他一件一件掏衣服裤子的兜儿,有一张电话卡、几个钥匙、一把零钱,还有一张名片,是深圳信和通讯的董事长。他想起来了,一个星期前就是那个无线电系博士带他来的,自己一忙把这个事情给忘了。只是他不明白:通讯行业和自己相隔太远,这个桂董事长找他干吗?介绍人和自己关系不错,还欠他好几顿酒呢,不管桂董事长找自己干吗,这么长时间不给人家一个电话,有点说不过去。

“喂,你好,我是化学系的张振华,请问您是桂仁桂董事长吗?”

“你好,张博士,我是桂仁,我在上课,等一下打回给你。”张振华听到电话里有几个人在讨论问题,桂仁第一时间就准确地想起了他,对桂仁他有了好感。

张振华好整以暇地洗着衣服,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自己的未来:留在北大化学系,先当个副教授,同时在美国做博士后,出路似乎比较可以笃定,凭导师的名望,到美国做博士后还是有把握的。只是,北大化学系回来了那么多洋博士,一大把的长江学者,院士,我张振华什么时候能说得上话呢?等到年纪到了季羡林老一样再名动朝野,准备用自己一生实践酒越陈越香的老规矩吗?北京化工大学,对自己非常看重,系主任亲自来邀请过自己,过去的话马上就是正教授不说,同时也可以去美国做博士后,系主任的几个博士也要他帮着带,一年后保证是硕导,待遇似乎要好得多,只是和北大的名望相差甚远,研究经费和北大相比太不好说了,自己拉经费,这么多年学生当下来,这些还真是不太了解会怎么样。他想和远在兰州的妻子再好好合计合计。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张博士,你好,我是桂仁,现在课间休息,晚上没事吧,我们一起聊聊怎么样?”

“今天没事。”

“一起吃晚饭吧,我五点下课,下课后我来接你,你的住址在哪里?”

张振华爽快地答应了邀请,详细的告诉了桂仁自己住址。

现在才下午三点多一点,洗好衣服,他又去敲无线电系博士的房门,介绍人回来了。张振华想了解桂仁找他大概是什么事,结果介绍人告诉他,因为自己硕士时候的同学在桂仁公司,他们是在一次酒会上一起说起那个硕士同学所以认识了,桂仁请他帮忙介绍一个优秀的化学博士,他就想起了张振华,至于桂仁找化学博士的目的,介绍人还真不知道,因为对方是上市公司老板,有些事情还真不好问。有一点可以告诉张振华,桂仁个人身家有几十亿。张振华谢过,把两人最近动向和介绍人说了说,那个博士倒直爽“他来请就去嘛,反正自己没有损失,和成功人士多接触对自己只有好处。”不过介绍人忙于自己课题,业余时间还在忙着处对象,张振华的事情除了牵个线外他是帮不上忙了。

张振华回到自己宿舍,打开电脑进入信和通讯网页,也在谷歌和百度上搜索桂仁以及信和通讯的相关条目,想多了解对方背景。从相关信息上,这个桂仁是个技术专家,为人非常低调,他的个人信息基本没有;信和倒是荣誉多多,曝光率颇高。张振华想,都是技术出身,为人应该比较实在,至于桂仁他想些什么,到时候见面谈就是了。

第七章第一节

北京马上就要召开盛会,餐饮业这段时间也是顾客盈门,桂仁暗自庆幸在邀请到张博士后顺势就定下了北京美林阁酒店的一个包厢,如果现在到了再要,不要说包厢,连大堂都没有好位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