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离开外企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前言

产生写《逃离外企》这本书的想法,最早是在2003年的秋天,那时候我还在一家非常著名的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供职。

那时候我和陈宁合著的《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刚面市不久,该书的编辑丁睿娟女士………她也是吴晓波著名的畅销书《大败局》一书的责任编辑………鼓励我能继续从事写作。我告诉她,很想把这么多年来在外企供职的一些所见所闻写一写,她觉得很好。〃逃离外企〃这个书名忽然闪现在我的脑海,也几乎是在那个时刻,我知道我终究是会〃逃离〃外企的。

2004年的夏天,我离开了外企。那之后,间或有些外企通过猎头找过我,许诺的职位也大多以National开头,然而我知道,我是不会再回去了。陈宁写完《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一年多后升任总监,和我担任这一职务的时间差不多,不过他依然是在外企,和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外企不好吗?这个问题让我很难回答,如果是一个毕业生,就他个人的职业选择来说,我认为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肯定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外企会让你学会什么是职业素养,什么是规范,什么是正确的工作方式。然而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在你学会这些的同时,你也会失去很多。职业素养和规范会让你变得职业,但同时让你失去的是创造、创新和创业的梦想;而很多正确的工作方式到最后,也许培养出来的便是官僚和官样文章。外企有时候甚至是一帖毒药,当你在职的时候,你感觉仿佛什么都有,而一旦离职,这些也同样会离你而去。

我眼见了许许多多的人,从最早进入外企时的那种充满着梦想与激动,到逐渐地碰到职业的天花板无法突破再到被岁月消磨了斗志,最后变成在外企混日子。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外企是能培养不少人才,但是更多的人才却被湮没在那种程式化、缺乏创新与高度集权的管理体系中了。

我离开外企,是因为我相信中国本土经济能够崛起。尽管直到现在,本土企业的种种还是显得那么粗糙与简单,但我相信,时间终会证明中国第一代的企业家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中国崛起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大环境,几乎在每个行业都与跨国巨头不断搏杀而成长的中国本土企业,正是这种崛起的一个个鲜活的实例。

我为我们的本土企业感动,也为我们的一个个企业家感动。正是他们,让世界500强在中国遭遇到了全球市场前所未有过的顽强阻击,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最终的胜利将属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

如果没有他们,家用电器将全都是日本货而不是TCL或者海尔;如果没有他们,马路上跑的将和泰国或者巴西一样全是进口汽车;如果没有他们,你买东西只能在家乐福、沃尔玛而不是物美;如果没有他们,你的孩子就只能吃亨氏而不是贝因美;如果没有他们,将会是IBM收购我们的企业而不是联想收购IBM……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将感受不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与价值。

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他们,我们都将因为不能为中国的经济繁荣贡献自己的智慧而找不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也许我唱的是高调,然而,在我回到本土企业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感受最真切的是本土企业的进步速度、学习能力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像。他们现在比外企更擅长创新,更具有变革的勇气,也充满了在全球化时代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的欲望与勇气。当然,他们也显然比以前更加具有实力和竞争力,他们也比以前更乐意聘请出身于世界500强企业的经理人,乐意看到这些经理人为企业带来的系统观念、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念。当然,他们也乐意出更高的薪水,为人才的竞争不惜代价。

虹桥门户网。

第2节:前言(2)

本书中的主人公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多年以后回到民企工作的人。这个角色是很多人的角色融合。更确切的说,他代表了一代外企的经理人,〃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接受过本土的高等教育,没有留学背景,进入外企也许是出于偶然,但是在这个圈子里一做就是很多年。我们会在最后看到,李白进入一个中国本土的民企却绝非偶然,因为他和现在很多离开外企进入本土企业的经理人一样,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

在书中,我使用了虚拟的人物和虚拟的场景,所以,《逃离外企》虽然不是小说,但是它并非是实景和实际人物描写,这点希望您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年代也做了处理,书中最后的时间,依照推算已经是2008年了。同样的,书中的公司名字也都是虚构的,因为我写的并非纪实文学。

杭州城西的庄记咖啡,是我经常约见朋友的地方。我的公司就在不远处的一座大厦里,走路过来约莫需要10分钟。

今天下午约我的是李白。其实我和李白的交往并不算太多,只是一起喝过几次咖啡而已。对于他,我只是知道,他这几年的职业发展据说颇为顺利,2年前离开欧诗雅公司以后,他去了J&R公司,先是做浙江省销售经理,一年的时间就晋升为华东大区销售经理,前段时间又有消息传来说他要晋升为J&R的全国通路营销经理了。这两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强中数得着的,以他才30岁出头的年纪,这样快的职业发展,是并不多见的。

杭州的夏季非常炎热,我走了10分钟就已经满头大汗了。咖啡馆的冷气开得很大,我叫了一杯冰拿铁,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等着李白的出现。

约定的时间,一辆黑色的福特翼虎SUV停在了咖啡馆的前面。车子里走出来的正是李白,似乎比我前段时间见到他的时候要胖了一点。

〃船长,你好啊,好久不见了。〃李白和我的很多朋友一样,喜欢叫我〃船长〃这个名字。

〃船长〃这个名字是我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用的网名,我用这个网名做营销管理论坛的版主已经很多年的时间了,似乎李白最早认识我也是通过这个论坛。虽然我不太喜欢参加那些网友的聚会,但是在这个论坛里,我还是认识了不少朋友,偶尔我们也会一起坐坐,喝喝咖啡。

坐下来点了杯咖啡之后,我发现李白手上还拿着一本书。《最糟糕情况下的营销》,那是我前几年的作品,一本讲营销管理的情景案例书。果然,他是要我帮他签名,但是我猜想他不一定就看过我的书。

〃这个书你真的读过吗?〃我有点将信将疑。

〃读过,真的读过。〃李白笑了,〃我最近刚仔仔细细地读完,写的真不错。〃

我知道这是李白的恭维,但是他能读我的书,我还是很高兴的。〃你现在怎么有时间〃仔仔细细〃地读书了,我听说你〃官运〃亨通,一直都很忙啊。〃

李白点了一支香烟………这是我第一次见他抽烟………喝了一口刚才点的咖啡:〃船长,我现在可有的是时间,前几天我失业了。〃

〃啊?!你失业了?〃我有点不相信李白说的话。在这两年的〃江湖传闻〃中,我满耳听到的都是李白的〃大牛市〃消息。他有能力,老板也欣赏他,这几年的工作业绩也一直不错,事实上我书中主人公〃马得其〃的一个案例还是取自他的一段实战经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