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绝对是原西县里的场面人。
田福堂算是想明白了。
退一万步,就算他心想事不成。
孙家有杰娃子在,不管他女婿最终是谁,闺女都不吃亏。
哼!也不看看他田福堂是谁?
石圪节堂堂一号人物,打过鬼子,斗过光头,纵横山窝窝里这么多年,只见他占便宜的,什时吃过亏!
孙玉亭家。
贺凤英蹑手蹑脚的从院墙边回到窑里,孙玉亭问:“还在?”
“嗯,在哩。穿得真洋气,跟画上一样,少安这回赚了。”
“坐在那里时间不短了呀……”
孙玉亭和婆姨回家时,三个娃子抱着鼓鼓的肚子躺在炕上直哼哼。
旁边一个提包敞着口摊在炕上。
两人吓坏了,仔细查看方才发现是吃多了——一提包吃食下去了小半。
孙玉亭心疼得脸上直抽抽。
饼干,罐头,牛肉干、洋糖块儿……这得多少钱啊!一个没看住,三个娃生生吃了一家人整个月的伙食。
幸好罐头是铁盒,她们打不开。
问了话才知道是侄儿复员回来了。
这手笔……哎呀好心疼!
忙撵着孩子们起来,赶到院子里去消食儿,自己心急忙慌的跑去大哥家里讨要了点山楂回来。
老母亲常年卧床,山楂是常备的。
回到家里,让婆姨熬水给孩子们灌下去才消停了一些。
跑了这一趟,不但确认了侄儿杰娃子复员回来的消息,也得知了下午发生在村里的事,自然也就知道了少安和村里支书家闺女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嘿,少安还真是个好命的!
孙玉亭是大队党支部委员、农田基建队队长、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一身三职,在村里也是一号人物。
他婆姨贺凤英是村里妇女主任。夫妻都是穷积极,黑天半夜开会,三个娃娃常撂在家里没人管。
两人庄稼行里都不行,偏还热心公事,家里光景烂包,日子过得凄慌。
贺凤英是晋省柳林镇贺家湾人。
孙玉亭在柳林上学时,两人曾经同学过,本来没太多瓜葛。
但后来他从太原钢厂跑回来闹着要娶婆姨时,没了办法的孙玉厚求到柳林镇老拜识——经营瓷窑的陶窑主身上,才阴差阳错又续上了关系,成了夫妻。
贺凤英刚嫁过来时,仗着念过几天书,根本不把孙家人放在眼里,孙玉亭又是个怕老婆的,两家关系有些紧张。
直到后来,孙家三兄弟一个个长大,孙少安又当了生产队长,在村里也成了一条汉子,夫妻俩都有点怯火了。
加上自家日子又过得没棱没沿的,就对大哥家重又倚重了起来。
贺凤英是个眼色活的。
她去年回娘家时,得知族里有人家向所有在门外的亲戚和熟人委托,想给他们家女子在外地寻个对象。
那个女子贺凤英知道。
不但长得黑眉大眼、壮壮实实的,很是耐看,家里家外还都是一把好手。给少安做婆姨,再没有那么合适的了。
贺凤英心里一合计,就想把这事做成,那样她就是孙家的恩人,今后占便宜都会理直气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