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长赔笑道:“这个还得大人、先生们嘱咐他们才成。我们庄稼人,饿了就吃,饱了就睡,哪里还看着日头高低呢”
荀梓君和贾敏进了乡学食舍。
只见孩子们面对面,排排坐在长桌前。每个孩子面前都放了一碗白米饭、一碗粉蒸蛋羹。
菜都放在桌子中央。每两个孩子有一碟子素炒藕片,一碟子晚菘炒扁豆,一碟子醋烹鹅,一碟子烧鹌鹑。
乡学里的孩子,这些都是吃惯常了的,因此只面色如常的看着门口,等着大人过来。
昨日刚送来的孩子们,眼神不断的在菜和门口来回逡巡,好几个都忍不住流下了口水。
若不是有教授在场,只怕他们现在不但吃完了,还要去抢别人的。
乡学教授见荀梓君和贾敏来了,忙领着孩子们起身行礼,而后,乡学管事将两人请到上位。
荀梓君肃然道:“只此一次。往后都要按时吃饭,记下了?”
乡学管事却笑着回道:“往后定不会这样。这次也是新来孩子们的请求。”
贾敏微微摇头,心下不信。常年流浪的乞儿,有口吃的哪里还能等得了人?不先吃了再藏一些,已经是极好的了。
荀梓君显然也知晓,叹了口气,便道:“摆筷子吧。”
年纪大的生徒原本就没有坐着,闻言立刻开始分发筷子。所有人都拿到之后,才开始吃起来。
用了午饭后,荀梓君和贾敏又去看了孩子们的住所。就安排在教授们的值舍边上。
值舍左边是女孩子的住所,右边是男孩子的。住所与教授值舍的屋子所用材质一样,均用青砖累成,很是坚固。
只不过教授值舍一间屋住一两个,孩子们却是睡的长通铺,一个屋子要睡八个孩子。
被子枕头,叠放工整,安放整齐。还散发着晾晒过的清新气味。
与值舍一样,孩子们住所窗前也是书桌、坐凳。书桌却不是长条的一张,而是每人一张书桌、每人一张坐凳。
书桌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笔墨砚台,和一根光滑的小木棍儿。
除了文房四宝,书桌上还有一面带有匣子的小铜镜,匣子里有一把小梳子和两条绣着学田乡学的发带。
回身在看,门背面镶嵌这着等身高的铜镜。以示出门先正衣冠。
除了这些之外,住所里只有蜡烛、灯台、水壶水杯等必需之物。
至于洗漱沐浴等事情,自在别处屋舍里头。因此这里住所虽然简陋单,但必需之物都是备全了的。
荀梓君夸了一句,又嘱咐教授们用心教导孩子,便和贾敏一同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