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就是和武则天一样,自己生造了一个字——“龑”。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年传说白龙出现,所以他就将年号改为白龙,同时自己改名刘龔,但是有术士说“龔”字不吉利,要亡国。刘岩一气之下,干脆生造出一个字来,遂改名刘龑,取《易经》“飞龙在天”的含义。
刘龑这样骄傲自大并非无缘无故,据说,因为他是父亲刘谦的小妾段氏所生,所以就引起了正室韦式的嫉恨,但是当韦氏拔剑而来准备杀掉小刘龑时,忽然头晕目眩心口疼痛,导致宝剑当啷落地,于是韦氏断言:这个小孩不寻常。
刘龑没有辜负后母韦氏(亲生母亲段氏不久还是被杀掉了)的“期望”,长大后身高七尺,双手和刘皇叔一样垂过膝盖。他对杀人有一种特殊的爱好,设置了刀锯、剖心、剔骨等酷刑。每当看到杀人,刘龑就会喜不自胜,浑身颤抖,口唇自然颤抖流下口水,老百姓都认为他是蛟蜃之类的妖物。
因为当时中原乱糟糟一片,后唐王朝根本没有能力去收拾残局,刘龑派人到中原探听消息之后内心窃喜,觉得没有人可以威胁自己了,就关起门来做皇帝,胡作非为大搞乱搞。
五十四岁的时候,作恶多端,靠一个怪字在历史留名的刘龑死掉了,他的儿子刘玢即位。刘玢也不是什么好青年,混账了两年,二十四岁的时候,被自己的亲弟弟刘晟派了几个摔跤手给勒死了。
刘晟因为得位不正,害怕兄弟们学习他,所以干净利落,又将老爹剩下的十七个儿子全部杀掉,从此稳坐金銮殿,开始了他荒唐的人生之旅。其实刘晟是“宦官治国”理论的发明者,只不过没有形成条文,他宫内当时就有掌权的太监一千多人。
有一次刘晟喝醉了,将一个瓜放在乐师尚玉楼头上,说是试一试宝剑是否锋利。我们都清楚,喝醉之后人的感觉会迟钝很多,所以刘晟失手了,宝剑很快,将尚玉楼的脑袋给斩掉了。第二天醒后,刘晟又召见尚玉楼来演奏,手下人说:“已经被您的龙爪抓死了。”刘晟淡淡地说:“哦,知道了!”
刘龑和刘晟的这些举动,其实为整个南汉国家的政治气质埋下了伏笔,四个字——夜郎自大!
这样,南汉整个国家从蛮夷之地的极端自卑,走到了过分膨胀的另一个极端,他们把后唐的皇帝称作“洛州刺史”。到刘这一代,完全继承了祖上的劣根性,重用宦官,诛杀兄弟,无恶不作。
其实刘根本就不知道大宋的强悍程度,他时不时还要骚扰一下中原。《宋史》载:“开宝初,刘举兵侵犯道州,刺史王继勋上奏请求###之……”
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南汉坐井观天的程度。以前每有北方人去南汉,他们就要尽情夸大自己强大富裕。有一次周世宗派人过岭南,接待人员送茉莉花给使者,并且骄傲地、文绉绉地宣称:“这个玩意,叫作小南强!”
后来刘被大宋拿下,在洛阳看到牡丹,这只井底之蛙大吃一惊:“这是何物,如此巨大?”洛阳缙绅们就故意揶揄他说:“这个玩意,叫作大北胜!”
第五章 那些叱咤的旧日英雄(3)
现在太祖的命运之手已经伸到了刘面前,不过他不是直接伸向南汉,而是先找南汉的邻居——南唐。太祖告诉南唐后主李煜,给刘写封信劝劝他,赶紧来投降吧,打打杀杀很不文明。
这不是一个美差,但是李煜没得选择,只好施展浑身解数,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劝降。此时的刘还没看到“大北胜”,所以还沉迷在自己虚幻的强大里,当即扣留了李煜的使者,并且很粗鲁不屑地回信,内容可想而知,大意是:我这么强大,难道还怕中原不成,要投降你怎么不去?
李煜将书信交给太祖,太祖觉得此事没有回旋余地了,开宝三年九月,只好发兵###!
这次领命的主要是潘美,因为南汉楼船战舰兵器铠甲都腐烂不堪,所以没费多大力气就迅速攻破贺州,然后扬言要顺流而下攻击广州。刘阵脚大乱,启用老将潘崇彻率领三万人屯兵贺江,阻止宋军。
岂料潘美只是虚晃一枪,拿下昭州才是他的真实意图。到了十一月,宋军已经连拔昭、桂、连、贺四州,这时刘松了一口气。搞错没有,节节败退之下还松一口气?没错,他确实松了一口气,因为按照他奇特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四州本来属于湖南,现在北方人拿走就算了,宋军不会再南征了,大家放心。
但是,思维正常的潘美没有停留,继续长驱直入进入韶州。
韶州都统李承渥手下有十万兵,没有马,他用大象,每个大象身上载着十几个士兵冲锋陷阵,场面十分壮观。大象这种动物很勇猛憨厚,据说这个象阵在和楚人对战时,也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潘美也是头一次遇到这东西,不敢硬碰,只好远战,把军中身强力壮者召集起来,发给强弓硬弩,瞄准了大象使劲射箭。大象的勇猛也不是没有限度的,它们参军也是被迫的,混口饭吃,没什么高级信仰支撑,所以吃痛之后,第一个选择就是——扯乎!
登时现场乱成一片,南汉的士兵倒被自己的大象踩死不少。
刘身边也是乱作一团,有人劝他投降,有人坚持抵抗,但是环顾四周无人可用,有一个老宫女说自己的义子郭崇岳是个人才,于是刘封此人为招讨使。郭崇岳本来就是个草包,临危受命,却并非力挽狂澜的豪杰,他什么都不会,就知道天天烧香祈祷,希望凭空跳出来若干鬼神,将宋军一网打尽。
但是,郭崇岳的鬼神总是姗姗来迟,所以挨到开宝四年初,老将潘崇彻投降。
刘急忙联系潘美,表示愿意议和,其实他是在拖延时间,早早准备了一个大船,上面载满金银财宝后宫美女,预备到海上仙山避难去。不过天算不如人算,古人说:“恶人自有恶人磨。”刘还来不及上船,太监们就带着一干士兵“直挂云帆济沧海”,留下他孤零零一个“寡人”。
刘很伤心,觉得被辜负了,于是打定主意投降,但是眼看送降表的人迟迟未归(被潘美押解回京了),刘心里又打起了小鼓,恐惧之下,派自己没死的弟弟前去抵抗,结果当然没有悬念。
二月初五,刘打扮成白马王子——身穿白衣,骑着白马,出城投降。
史载刘体态丰硕,眉目俱竦,口才非常好,一见太祖,就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说都是手下那些奸臣害了自己,特别是那个龚澄枢把持朝政(术士给刘龑算得很准,这个“龔”字果然亡了国),他们才是国主,自己反倒是臣子,什么事都不能做主。太祖一笑作罢,也不怪罪于他。
第五章 那些叱咤的旧日英雄(4)
刘确实称得上是“大丈夫”:在“能屈能伸”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的阶下囚生活过得也比较惬意,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用珠子编了一个马鞍形状的游龙戏水之物,献给太祖,他的才艺获得了太祖的“肯定”:爱好手工技巧,习惯养成为天性,将这份精力用来治国,怎么会灭亡呢?
为了保住性命,刘在太祖手下可谓战战兢兢,每次集合开会都提前到达。又有一次他提前来到,太祖就倒了一杯酒赐给他,刘脸色大变!因为他以前总用这种方法毒害手下。于是这家伙手捧酒杯哭哭啼啼:“我继承祖业,违抗朝廷,有劳您老人家的###,实在是罪该万死,陛下既然已经让我不死,就希望成为平头百姓,欣赏这太平盛世。这杯酒我确实不敢喝呀!”
太祖看这情形知道怎么回事了,哈哈大笑,说:“你把我当成你了,我待人推心置腹!”说罢,取过刘的酒杯一饮而尽。刘小脸通红,急忙叩头谢罪。
为了讨得统治者的欢心,刘可谓费尽心机。后来太平兴国初年,太宗预备完成哥哥未竟的事业,###北汉,当时吴越和漳泉都来归顺,刘就厚颜无耻道:“朝廷威灵远慑,四方伪政权的领导今天都在,很快平定北汉之后,刘继元也要来。因为我最先来朝,所以我愿意当这个降王之首。”太宗觉得这个说法很吉利,就对他大加赏赐。
从整个历史来看,刘此人不值一提,滑稽人物,小角色。
但是,从这个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