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巴菲特的八堂投资课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面对谣言,巴菲特决定实地考察一下。他首先来到奥马哈市罗斯牛排屋,在收款机旁一边和店主闲聊一边观察。他发现,罗斯牛排屋的顾客们仍然是用美国捷运卡来支付餐费的,并由此推断其他商店也会如此。

接下来,他来到银行和旅行社,同样看到人们在用旅行支票结账。后来,他又拜访了出售美国捷运汇票的超市和药店,并且和美国捷运公司的竞争对手进行了交谈。

经过这一系列实地考察,巴菲特得出两条重要结论:一是美国捷运公司并不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即将倒闭了”;二是美国捷运公司的招牌仍然是全球畅通无阻的标志之一,无论色拉油事件如何发展,它的顾客并没有因此流失多少。

巴菲特想,他的老师格雷厄姆一贯主张要以“来自于统计数据的简单而明确的数字论证”为基础,而美国捷运公司却根本没有这些数据,因为它没有运营资金、厂房和设备,当然在资产负债表上就看不到这些数字。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捷运公司拥有旅行者支票市场80%的份额,并且在付费卡上拥有主要股份,这表明,这块招牌本身就意味着独占市场的权力。而他的耳闻目睹,再次证实了这是一家值得投资的股票。

1964年初,当美国捷运公司股价跌至35美元、大家纷纷认为还要继续下跌时,巴菲特开始大量买入这只股票,把自己四分之一的资产全部投入到这只股票上。

在别人看来,这无疑是一场赌博。一旦赌输了,巴菲特过去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和声誉将付之东流。可是在一贯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的巴菲特看来,这根本不是赌博,因为他相信自己实地考察后的判断力。

美国捷运公司总裁克拉克向仓库债权人承担6000万美元损失后,遭到捷运公司股东们的起诉,认为他把公司资产“浪费”在一种似是而非的道德义务上了。就在这关键时刻,巴菲特主动找到克拉克,称自己是一位“好股东”。

美国捷运公司聘请的律师得知巴菲特也在买他们的股票时,问巴菲特是否愿意上法庭支持克拉克。巴菲特愉快地答应了这一要求。

巴菲特在法庭上对股东们说,大家应该感谢克拉克,而不是指责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正在努力消除色拉油事件对美国捷运公司的不良影响。大家不妨把美国捷运公司承担的6000万美元损失,好比是应该发给我们的红利在邮寄途中丢失了。

巴菲特基于实地调查的结论是可靠的。美国捷运公司度过这一难关后,为包括巴菲特在内的股东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投资心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巴菲特没有听信市场谣传,而是对色拉油事件后的美国捷运公司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才孤注一掷投资这只股票,最终取得巨大成功的。

。 想看书来

认准了就要大胆去做

胆大心细,这就是做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法宝,投资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不要想着去预测或控制投资的结果。实际上,人的贪欲、恐惧和愚蠢是可以预测的,但其后果却不堪设想,更难以预测。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胆大心细,股票投资也是如此。如果股票投资总是参考别人的意见,然后犹豫不决,就会失去许多良机。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你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大胆去做,不要总是在那里想着如何去进行预测或控制投资结果。

1950年,巴菲特还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就特别崇拜他的老师格雷厄姆,并由此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很想知道,格雷厄姆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有一次,当他得知格雷厄姆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担任董事后,便利用周末学校放假的机会,特地去华盛顿特区拜访这家保险公司。

门卫把他引见给当天唯一的一位值班经理,巴菲特向这位值班经理请教了许多问题。而值班经理也很耐心地用5个小时时间,给巴菲特详细讲解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有关情况和业务操作过程。

当时的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外面人并不十分了解,当然也没有多少人持有这只股票。这次拜访是巴菲特了解该公司的好机会。所以,当他1951年返回家乡在父亲开的经纪公司里担任股票经纪人时,就起劲地向客户推荐起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票来。

谁知巴菲特的热情推荐很不讨巧,因为大家都不了解这只股票,任凭他怎么说,也是将信将疑。没办法,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巴菲特自己掏出1万美元购买了这只股票,约占他当时所有资金的三分之二,可谓是“重仓持有”了。

但即使如此,人们对他的这一举措仍然不理解,更谈不上认同了。一些保险代理商甚至向他父亲揭发说,巴菲特在推销一家“无人代理”的保险公司的股票。

但巴菲特的性格是,只要自己认准了就不轻易服输,况且他对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已经做了实地考察,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一性格特点在他后来的投资生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一方面继续向客户推荐这只股票,另一方面又以3倍于收益的价格,购买了堪萨斯城人寿保险公司的股票,后来又干脆买下了国民保障公司的控股权。

通过购买和拥有这些保险公司的股票,巴菲特进一步了解到了保险公司是怎样运作、怎样赚钱的。这种由点到面的深入了解,反过来又大大增强了他购买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信心。

后来,无论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多么糟糕,巴菲特一直认准这是一只好股票,所以只管买进,从不卖出。就这样,巴菲特不但在这只股票的普通股上继续追加投资410万美元,而且还在该股的可转换优先股上投资1940万美元,合计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这只股票上投入资金4700万美元,股数720万股,持有该公司33%的股份,这只股票从而成为巴菲特持股量最大的股票。

仅仅到1980年,巴菲特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上的投资市值就达到亿美元,增值。【投资心法】俗话说,胆大心细。股票市场上有太多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需要当机立断,不能受“胡参谋”的影响。当然,这种果断决策的前提应该是对这只股票有充分了解。

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自己的直觉,是自己对即将购买的股票和企业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充分了解之上的。但是,这种感觉很容易受到所谓的股市行情的干扰,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股票投资不熟悉的投资者,往往受到这种干扰的影响,改变原本是正确的投资决定,使结果适得其反。所以我对自己的直觉特别有信心,几乎所有的投资决定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直觉。这一点也不夸张。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的直觉往往非常准确,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至少从他自己身上就能对此加以证实。

有人曾经就直觉问题向他请教,他坦言道,他的投资决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凭直觉拍板的;只要直觉告诉他在这方面有投资价值,他就会大胆地去进行投资。

听起来这好像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在一般人眼里,凭直觉投资往往意味着草率、盲目,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也会这样“草率”、“盲目”吗?其实不然。因为直觉并不是幻觉,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直觉,就更是如此。

就巴菲特而言,他对这只股票越了解、越掌握情况,由此而得到的直觉就越符合客观实际和未来趋势,这点非常符合价值投资的法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