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捕头诗才无双,今日一见,果然是仪表不凡啊!这儒祭小赋一诗,不仅有公主提名,又是正合我青山书院院名,想来若是收录进我青山书院,定是会被后世之人奉为一段美谈。”
不知怎么,这一会众人的话题,聊到了李长辞身上。
只见一身着白衫,长得却有点粗犷的中年男子,此刻对李长辞笑道。
李长此回过神来,道:“哈哈,前辈过誉了。”
对于那首儒祭小赋,他此时是只字不提。
还没拿出诚意,就只是说两句场面话,提什么提?
之前那首望江楼诗作,圣言书院都给了六万两,这完美契合青山书院的儒祭小赋,怎么也得翻个倍才是吧。
他知道杨慕容已经将之前卖诗的事给两位院长说了。
这次来,就是试探试探对方能开什么价的。
欧阳朝闻闻言,脸上只是一笑。
果然如此啊,这小子,哪有这么好忽悠。
而一旁王阳明,也是笑而不语。
“李捕头啊,还没给你介绍,这几位皆是我青山书院的院监,平日里主管几千名学子的学业之事。。。。。。”
随即,欧阳朝闻便给李长辞介绍了在座的四位院监。
之前那粗犷白衣的中年,也是其中一位。
“晚辈李长辞,见过几位书院前辈。”
李长辞起身,对几人一一抱拳。
“李捕头,这几日我一直复诵你那首儒祭小赋,是越读越是有诗韵,此作,定可流芳百世,李捕头的诗才,天下无双。”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李捕头此句,真乃惊为天人!想老夫少年时,何不就是抱着此种心态,日夜苦读,才中得进士,李捕头此作,乃是点到了老夫的心坎,若是此作有幸能收入我等书院,老夫定是日日品读,以追华年!”
“李捕头,我早就听闻阁下之前那首望江楼名作,当时就觉李捕头之才,百年难遇,没想到不出一月,便又有这儒祭小赋问世,若是李捕头再出几首名作,想来我大齐诗圣之名,非李捕头莫属!”
剩下的三名院监,为一中年妇人,一白发老者,最后,则是一儒雅中年。
接下来,这四名院监,对着李长辞就是一顿狂吹乱炸。
似乎是商量好了一般,吹的连李长辞这种厚脸皮都快招架不住了。
若是一般人等,恐怕马上就会交枪投枪,主动奉上诗作让对方收录。
但李长辞好歹也是两世为人,心智早已坚如磐石。
没有真枪实弹,怎么可能撬开他的嘴?
而欧阳朝闻见李长辞只谦虚应答,不提收录之事,只笑着摇了摇头。
李长辞虽年少但心智不凡,且武道天赋也是绝佳。
此等人,日后定是能成大器。
说不定,当代诗圣之名,以后真会被对方摘得。
想到此,欧阳朝闻也是决定是该拿出点诚意了,随即笑道:“李捕头初到我青山书院,我等自然要好生招待一番,我青山书院的景色,当初就是陛下来了,也是赞不绝口,李捕头,不如就起身先随我等观阅一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