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乾隆初年的山东因为异常的气候而多灾多难。
郑燮才到潍县,不久后整个山东便爆发了□□。
潍县周围更是出现了“人相食”的事情。
姜烟没有刻意去看那些突然交换手里孩子的人,只捏紧了小毛驴的缰绳,难以想象山东这样的地方竟然还会爆发如此狠厉的饥荒。
朝廷呢?
大清的番薯呢?
郑燮再来一次,看到这个场景依然忍不住心跳猛跳。
他将妻儿都安顿好后,便去了前面的县衙。
“事实上,从圣祖朝起,山东便一直都有连绵不断的灾祸。”
郑燮点了点桌边放着的潍县县志,这里面几乎三朝时间内都记载了几乎同样的一句话:大饥,人相食。
“自皇上登基后八年就开始不断水旱交替,山东全境内都没有什么好收成。姜姑娘,这还只是个开始。潍县百姓众多,比起其他地方已然算是繁华。可我赶到的时候,却依然存在‘岁欠,人相食’的事情。”郑燮语气沉重,手指在县衙保存的地图上给姜烟画圈,说起他所记得内容。①
“自春至五月不雨,秋复涝,民大饥。”②
“自去年八月不雨,至五月一十八日乃雨,既雨,连月不止,是岁麦禾全无,民大饥。”③
“五月,福山、栖霞、文登旱,六月又?雨匝月,七月十五日,福山、栖霞、宁海、文登、荣成烈风拔木,雨复大作,禾稼尽伤。”④
而这些,都发生在乾隆十一年至十一年。
也是看到了这些,所以郑燮才会选择开粮仓。
开了,不过是他没有向上报告,得到上官的允许而被责罚。
可不开,死的就不再是一两个人。
开仓,尽封积粟之家,郑燮在潍县顶着压力,救助百姓。
七年的潍县县令,五年都在水灾中度过。
乾隆南巡第一次登临泰山,郑燮还被封为“书画吏”,狠狠的出了一次风头。
这之后又回到他的潍县,继续做那个小县官。
开仓放粮,查封粮商。他救了不少人,也得罪了不少人。
姜烟盯着桌上那方官印,好半天才回头去看郑燮:“你舍得?考取功名后又熬了五年才当上的官,就这么放弃了?”
郑燮换下那身官服,穿着他还能看见补丁的衣衫,背对着姜烟笑道:“有何不舍的?这官再当下去,也达不到我当年为生民立命的志向,我亦改不动这腐朽官场。倒不如早早的离开,自己心里舒服了,也不用去管旁人怎么说。我就回家去画画竹子,画画兰草。反正我当年也是卖画过活,如今还有了皇上的许可,当是饿不死的。”
说着,郑燮自己都笑了起来。
他对于官场毫无眷恋,看多了这人间悲苦,还不如当个老百姓,至少不会因为手中有那么些许的能力而终日哀叹自己做不到济世于民。
“潍县是个好地方,如今不过是灾荒闹得。只盼着后来的人能明白‘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道理了。有生之年若能再来,到也希望可以看看从前荣光。”⑤
交托好一切的郑燮骑着他的小毛驴,带着一家老小就这么离开了潍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