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队中也有专门的士兵,击退了无数前来骚扰的敌人。
船队在彻底走出大明之前,在福建有过停靠。
之后一路南行,到过占城、爪哇。
沿着海岸线继续向南,穿过满刺加,也就是现在的马六甲海峡。
进入了印度洋后,到过锡兰,最后抵达古里。
沿途路过的这些国家,除了锡兰的冷遇,以及爪哇的内乱之外。
郑和的船队到达这些国家的时候,郑和都会带来大明天子的“赏赐”。
姜烟看着一箱一箱的财宝被送出,也看到一箱一箱的海外珍宝作为“朝贡”被送上船。
在古里将带来的大明瓷器和绸缎珠宝这些卖出去后,又采购了一批当地的东西装载上船。
这一次的远航之行便到了返航的时候。
而这一次回到大明,途径满刺加的时候,郑和还率领船队活捉了海盗陈祖义,将他带回了大明惩治。
这一次的出航,用了两年的时间。
两年的海上航行,从前那个面冠如玉的郑和,也被海风吹得皮肤粗糙许多。
看着近在咫尺的大明,郑和突然道:“姜姑娘眼中的大明是什么样子?”
姜烟看向他,看着前面的港口,还有熟悉的衣服和港口上正在等待着他们入港的官员们。
她抬头看明朗的天空,说:“我眼中的大明,就像是这片大海。”
它广阔。
有平稳的海波,也有滔天翻滚的巨浪。
平稳海波的时候,底下或许暗流涌动。
翻滚巨浪的时候,危险可能和机遇并存。
大明,就像大海。
郑和的模样沧桑了不少,眼神却比从前的锐利,多了几分沉稳。
听到了姜烟的回答后,却没有做出自己的答复。
只是看着港口,面上露出自信的笑意。
从永乐年出发,一直到永乐十九年。
郑和六次远航,意气风发。
在东南亚一带,至今都有许多与郑和有关的遗迹。
可一切的风光,在郑和第六次返航回到大明后,便尽数消失。
多年的航海,尽管促进了大明的出口量,财政收入补充。但郑和的远航,主旨并不在贸易,而是在“赏赐”。
姜烟看着郑和被官员们风光迎回,但紧接着刚才还对他露出笑意的官员们,就在朝堂不断上奏。
船队每次带走的财宝无数,可带回来的“朝贡”价值却远远不及。
喧闹的朝堂上,站在末端的郑和在这一刻,从风光的航海使臣,变成了众矢之的。
那些文官们不敢指责皇帝,便将所有的责难都指向了郑和。
郑和始终沉默,就站在那里。
不曾为自己辩解过只言片语,只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