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当,忠肝义胆郝随郝监军,竟然是这等贪生怕死之辈。
童贯从骨子里鄙视这个不思进取的家伙,什么理由也不给。这货就是贪生怕死,根本就比不上自己。
想到自己一心报国,却被李逵阻扰。
思来想去,还是被郝随这货给拖累了。同时,童贯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李逵不喜欢身边有指手画脚的人,哪怕这个人是皇帝派来的也一样。
李逵完全有这个底气,他进士及第且不说,除了刑部衙门,大理寺,这样的衙门他可能混不开之外。其他的衙门他都能做出建设性的工作。他不怕军队混不下去,转而成执政官会抓瞎。反正路有的是,也不差这么一条。
可童贯就不一样了,他的路都被堵死了,剩下的这条路还可能走不通了。
想到这些,童贯都觉得自己冤。
更冤的是,李逵这厮不想让他跟在军中,你倒是说啊!啥也不说,上来就一通猛打,差点把人给打坏了。这让童贯有苦说不出,更让他憋屈的是,这顿打是白挨了。想到这些,童贯就忍不住为自己喊冤:“我这顿打岂不是白挨了?”
终日与鲁达这些缺德玩意混迹在一起,即便是呼延灼有心投靠童贯,嘴欠的毛病也落下了。他想都没想,耿直道:“也不算白打,至少算是个教训。”
童贯气地不想搭理人,什么叫教训。他想要教训,找谁不好,非要找李逵?
生气之间,背部的疼痛又如同潮水一般袭来,一阵阵的冲垮了他的意志。之前说吭一声,不是人养的童贯,此时他吸着寒气,哆嗦道:“哎呀,疼死咱家了,可要了亲命了!”
“公公,再忍忍,三五天之后就不疼了。”
童贯不想说话,这是人话吗?他之前可是被打到尿崩的绝境,连抬头看人的资格都快没有了。
再说李逵。
大军出发之后,再次行军。
没有了童贯,军队的行军速度似乎更快了一些。而且李逵也为突袭做足了准备。别看他似乎下令非常匆忙,可是对于李逵来说,速度不是关键。出其不意才是关键。兰州自从被青塘人霸占之后,一直驻着吐蕃的重兵。
通过情报上看,至少一万人马。
青塘正规军很少,也就一两万的样子,算是青塘人压箱底的精锐。
这一万人肯定不是青塘所有的精锐。但四五千的精锐至少有。只要将这支青塘人的精锐拖住,摁住了,青塘即便被迫迎战,征召的军队将一水不如一水。这和西夏党项人一样,党项的正规军只有占作战时期的十分之一,甚至这个数字都不到。
但这些正规军,一旦征召之后,就是党项最基础的底层指挥结构。
一个溜是千人队,一个抄正是百人,抄是百人,就算是党项人最基础的正兵,在战争时期也可以对应宋军的什长。党项的正兵一点损失过多,党项的军事实力将雪崩一般往下掉。
青塘吐蕃也是这样的制度,但毕竟青塘吐蕃的实力更弱,且青塘王控制的地区,不仅仅有吐蕃人,还有羌人。党项是羌人,但党项只不过是羌人的一个大部落。在宋之前,羌人的代表也不是党项,而是烧当羌。
在秦凤路,就有很多散落的羌人部落。
青塘城也控制着数量不小的羌人部落。羌人不太服管的性格,也让青塘城头痛不已。
以至于,青塘王能够控制的实际正规军比预计的要少很多。
两万精锐,已经是青塘王阿里骨的极限。
可即便青塘王阿里骨麾下只有这么点精锐,但是他还是派重兵把手兰州。他可能还希望西夏能够接过兰州。从而西夏和青塘形成对大宋西军的牵制。单靠一个青塘,根本就无法和大宋抗衡。可惜,他眼巴巴的等着西夏人来金接手。可西夏人愣是没来。
一开始阿里骨还以为是西夏国内的叛乱没有肃清,才导致没有派兵过来。
等到他从秦州前线退兵之后,他才琢磨明白,似乎情况比他预想的要糟糕很多。西夏人似乎在害怕,害怕大宋。
这个结果,对于青塘王来说,简直无法接受。
阿里骨坐在王帐之中,对着手下的文武问道:“如今我大军虽给宋国还以颜色,让宋人知道我青塘不是好惹的,但眼下西夏几次拒绝与我青塘联合对宋,不知诸位可有良策?”
“大王,宋人已经吓破胆,不敢小瞧我们了。”
阿里骨开怀大笑起来:“格桑说得好,你觉得接下来怎么办?”
格桑是武夫,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琢磨了一阵,试探的问道:“大王,要不我们冬天的时候再去抢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