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云舟终于在冯大师的指导下调制好了黏合剂。
这次调制出的颜色似雨后碧空,因为加了玛瑙石的原因如玉般莹润,天然的色泽与汝瓷本身的天青色几乎分毫不差。
少年先在其他汝窑碎片上试色,掌握好拼接技巧后,才小心翼翼的将这十二片从底部一点一点的粘连,确保每一个角度都对齐得精准无误、每一道裂缝都涂抹均匀。
粘连好的瓷器裂缝已经很浅了,因为颜色统一的缘故,只能看到极细极细的痕迹,像是用笔划了一道青色的细线。
云舟用白布带将拼好的天青釉洗一圈一圈的捆绑好,使黏合剂与碎瓷片充分粘连,然后放在柜子里阴干。
做好这个步骤之后,无论是他还是冯大师都松了一口气。
“这次拼接得不错,一遍就完成了。”冯大师夸赞道:“照这样下去,我们一定能将这件瓷器完美修复。”
“好的,冯大师。”云舟眼中也充满了希望,让这件汝瓷重新重现原本的面貌,是两人共同的心愿。
这次阴干的时间较久,要一个月左右,冯大师继续研究天青釉的配色及材料,云舟也要赴杜老爷子的约了。
车子停在S市知名别墅区的大门前,保安看着陌生的车牌号让他停下,还是杜老爷子亲自打了电话又仔细检查过才放行。
“杜爷爷。”
“小舟来了,快进来。”云舟走进豪华的两层别墅,一进门,阿姨便殷勤的接过他手中的羽绒服和手套挂在门口的衣架上,又拿出崭新的棉拖鞋给他换上。
云舟环视一周,这里的装饰风格是典型的中式风格,古色古香,家具是一整套的紫檀木家具,庄重而典雅。
客厅与茶室之间的隔断是一件十二扇的黄花梨屏风,长约5米,高1。8米左右,纹路如行云流水,清晰自然,光泽饱满。
屏风的内外两面一面是诗词,另一面为水墨八仙人物,下半部分镂空雕刻的螭龙,采用的是百宝嵌工艺,中间用螺钿、寿山石等精工镶嵌十八罗汉图和博古纹样,工艺复杂,巧夺天工。
十二扇屏风,每扇所用的工艺、画工、题词均不同,但组合起来却是一幅完整的人物故事画,且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坏,令云舟惊叹不已。
他感觉自己还没有进入收藏室,便已经感受到了浓厚的收藏氛围。
“这扇屏风是清乾隆时期的‘黄花梨百宝嵌诗文十二扇屏’,在国外收的,还不错吧?”
“简直太漂亮了!”少年用手抚摸着屏风上镶嵌的螺钿,即使过了这么久也没有脱落的迹象。小玉龙更是开心的吸走了上面所含四十多道灵气,甩着尾巴‘嗷呜’了一声,心满意足。
“还不算什么,一会儿还有很多宝贝呢。”
杜老爷子引着云舟上了二楼,用贴身放置的钥匙打开了收藏室。
令云舟没有想到的是,足足四百多平米的空间全都改成了多宝阁的样式,有三大间屋子的藏品,粗略估计至少有五六百件。
“天啊,杜爷爷,您真的太厉害了,这些藏品都能开一个私人博物馆了吧。”
“可以是可以,不过太麻烦,需要有人进行管理,还要经常宣传。我年龄这么大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杜老爷子傲然一笑,“老头子我搞了一辈子收藏,虽然比不上如冯大师那样的顶级收藏家,但比起一般的收藏家那是绰绰有余。”
两人先来到第一间多宝阁,玻璃柜里是琳琅满目的瓷器,按照时代进行划分,基本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
“杜爷爷,这是陶器吗?”
云舟看到摆放在首位的就是一件通体漆黑的高柄杯,大约18厘米高,口沿外敞,深腹杯身,下部为大约十公分的高柄,恰好适合我在手中。
陶器的底部还沾着土,在灯光下泛着黑亮的光,显得朴实无华。
“没错,这是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所出产的黑陶。陶瓷陶瓷,先有陶器,再有瓷器。
陶器从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那时候作为储水储物的工具,为低温烧制,工艺简单,所以很多高古陶器都具有一定吸水性。”
杜老爷子举了个形象的例子:“比如你用万年前的陶碗盛了一碗粥,结果喝着喝着就发现,稀粥变成了粘稠的米饭,这是里面的水分被陶土吸走了。
当然,随着后来技艺的发展,烧陶的工艺也越发成熟。比如你眼前的这件陶器,它叫蛋壳黑陶高柄杯,属于工艺最复杂的一种。
它以‘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漆、硬如瓷’著称,厚度最薄可以达到0。3毫米,是为礼器。但是自从硬陶出现之后,陶器就慢慢就演变成了带釉的瓷器。你看这个——”
他示意云舟往后看,少年看到了玻璃柜里存放的黄、绿、黑三色的骆驼,双眸亮晶晶的,“好漂亮啊,这是、唐三彩?”
“对了,唐三彩全名为唐代三彩釉陶器,属于陶器的一种。”杜老爷子打开柜门,小心的抱着这只三彩骆驼放在小几上,示意云舟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