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之地,在经过先人数次衣冠南渡以来,便逐渐成为华夏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当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后,这里的经济更加繁荣,富甲天下。
这里,也是陈济方麾下商团诞生的地方,是他们赖以维继的大后方。
而如今,这里却如孤岛一样,困于汪洋大海般的太平天国势力之中。
商团,全称“护商民团”,是最初在道光二十八年时,由陈济方一手创建起来的民间武装。
当时,陈济方的叔父陈堂,刚刚升任两江总督。正是在他的支持下,以护商剿匪的名义成立了商团。当然在内心里,陈济方从一开始就是要将这支武装,建立成一支西式新军的。
顾名思义,商团创立的基础,依靠的就是商业。这不仅仅因为护商是其设立的名义。更因为新型的工商业,为商团的发展提供了一切动力。
经商,是陈家的祖业。经过几代人的创业和积累,陈家人在江南一带已经建立起了很有规模的商业网络。
当陈济方兄弟海外游历归来时,正好赶上了上海开埠。于是他们便力劝,并协助陈家生意的大掌柜——陈济方的亲兄弟——陈济生,开启了对外贸易。
为此,陈家专门在上海开设了一家新的商号——东和商行。
正是拥有陈堂的背景,陈家的经商积累,陈济方兄弟们的才智和眼界,这诸多重大利好。东和商行在开办之后,便得以迅速的做大做强。
在后来的发展中,东和商行不仅压制住了来沪的众多粤商,在上海的华商中冠绝时辈。还不断的扩展了业务领域,逐步涉及到了火轮航运、船舶修造、地产、银行,等等近代事业。
进而,以培养涉外商务人才为开端,东和商行还陆续开办了多所私立的近代西式学校。
这些新式学堂中,有讲授西洋语言、律法、风俗、商务等课程的“沪上同文学校”,有教授中西方理科知识以及西洋技术理论的“申城格致学堂”,还有培养航海、港务等专业人员的“上海海员学校”,等等。
商团的创立,就离不开商行带来的这些经济基础,人才基础。
而在外贸、设厂、办校等过程中,陈家兄弟也同来沪的各路洋人,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因此当陈济方初建商团时,在武器采买,招募教官等方面,有了很多的便利。
甚至到后来,还在上海近郊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军械厂,可以维修枪、炮,生产弹药等。更是开办了,以新式军事技术培养商团指挥人员的“商团士官学堂”。
商团在成立之初,规模和编制都比较小。
除了日常操练外,也经常从事保护内地与上海间往来的商队,剿除周边匪患。但陈济方坚持以西法编训,注重射击和实战,为保持商团的战斗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商团真正开始扩大规模,是在太平军攻入江南之后。
是时,受局势所困,咸丰皇帝广发诏令,命各地官吏大办团练,对抗太平军。陈堂父子也在其列。商团也得以名正言顺的进行了整编扩充。
其实在此之前,商团便已经投入了战局。
咸丰二年,陈堂便以商团为后盾,凭借自己在苏南百姓中的声望,兵不血刃的平息了青浦民乱。第二年,商团又在九江和镇江,阻击过太平军,打了两场漂亮仗。也使得陈家和商团在朝廷眼中容下了身。
而在商团开始扩编后没多久,上海及周边又发生了小刀会起事。陈堂迅速的集中商团主力,仅用月余时间,便于咸丰三年九月中旬,剿灭了此乱。
在上海之战中,商团付出了较大的伤亡。换来的,是重新恢复了苏南地区的秩序,巩固了后方。并且向周边的各方势力,展示出了强大的战力。上海的外贸,华洋之间的关系,因此也得以维持和巩固。
但也是为了集中兵力于上海,陈堂不得不将原来由商团控制的镇江一带的防务,移交给了江南大营的清军。
随后在陈济云、陈济方兄弟带走主力,北上勤王后,南方商团的兵力已经大为削弱。苏南地区的外围防御只得仰仗于清军,也为日后的危局,埋下了伏笔。
上海之战后,咸丰皇帝曾下旨褒奖陈堂父子。并命陈堂署理江苏巡抚,陈济怀领任苏松太道,也就是上海道台。
就连原本无官无爵的陈济方、陈济生兄弟,以及部分商团将领,也颁给了官衔。
但到了咸丰四年,不堪的清军丢失镇江。接着,在太平军的攻势下,江北、江南两大营,又于咸丰六年相继被攻破。苏南地区外围尽失,门户洞开。
在苏南形势危如累卵之际,太平天国内部却出现了内乱和分裂。使其在全盛之时,迅速衰落。这让陈堂等人,得以喘息。清军也趁机重建了南北两座大营,继续威胁天京,屏护东南。
在此期间,陈堂带领众人,苦心经营。
他们一面安置好上游撤来的百姓、业者,恢复生产,保障贸易。一面为前线输送补给和军饷。既要扩充商团南军的战力,加强防务。还要为商团北军源源不断的提供供给。
这些努力,应付内乱尚且吃力,又险些被再起的外战所打破。好在洋人也想保持上海的贸易,并且有以往合作的基础,也是对商团的实力有所认识。双方在江南地区的局面得到了维持。
转眼间,时间到了咸丰十年。勉力支撑下的陈堂,终于耗尽了精力。
不久,太平军为打破对天京的包围,重新组织起强有力的攻势。腐弱的清军无力抵挡,继两年前江北大营被再破之后,江南大营也又一次被击溃。
太平军随即继续向苏南腹地发起攻势,丹阳、常州、无锡等地相继被攻占。清军残部穿过商团的防区,逃至浙江。也宣告了华夏南方再无清军主力。
陈堂离世后,咸丰皇帝对陈家子侄予以全部夺情。同时晋陈济怀为从二品江苏布政使,命其管理苏南,率军抵抗太平军。
商团南军,终于站到了战斗的最前沿。到了这年夏天,与太平军对峙于苏州至常熟一线,并依仗着周边稠密的河湖地形进行抵抗。
尤其是苏州和常熟两城,已经陷入太平军重兵的兵锋之下,如同两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