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便有幕僚赶紧找来一群传令兵,将消息布了出去。
屈暇哈哈一笑,拍了拍余心肩膀道:“走咱们去城楼处,争取啃下城门,让大军顺利进城。”
原来楚军只是控制了城门上方的城墙,至于城门洞则还在陈军手中,虽然控制城门开启的开关在城楼上,但是城门早就被巨石堵死,要想打通城门必须将城门洞也给控制下来,并将巨石搬开才行。否则支援大军只能攀着云梯登城,这样一来度慢不说,而且极易造成拥挤,毕竟城头甬道空间有限,那是大军没能拿下下城通道,那城头的大军就成了陈军的活靶子了。
这也是前期为何四面围城进攻,因为太多兵力集中在一面城墙上,根本就没办法展开,到最后也只是添油战术,这是兵家大忌。
余心随着屈暇来到城楼。一路上不少看见余心的将士纷纷侧目,显然已经知晓余心带来的消息。
余心自然也没心思理会这些。当然现在他不是担心生爆炸。反正在城上了,死就死吧。余心就是这性格。
他现在正好奇的打量陈楚两军的战事。虽然余心也曾经历过一次,可这次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没有上次那般心无旁骛。那一次攻打陈国王宫,余心其实事后很是后怕,万一王宫戒备森严,万一在城门就被现挡住,万一没能挟持陈国上下官员。。。这种种万一只要生一件,他们两千人就要有去无回了。
余心现城外登城很难,其实城内登城也不是那么容易。在他看来,虽然修建城池时可能就已经考虑到城头被攻占,需要城内调兵快的支援,而特意修建的左右两条坡度较缓的登城道,减少敌军居高临下的优势,可依然不能避免处于劣势一方。
眼下楚军就占领了左侧一条登城道,居高临下压制着意图从此登城的陈军。虽然陈军拼死冒箭雨刀阵往前突阵,可是楚军也是无路可退,只能死死抵挡。想要从数丈高的城墙退下去,凭借十几架云梯是远远不够的。
退则死,这就是两军相拼的血一般的现实。
现在就是考验两军忍耐力的时候。两军都不时有人死去,又有人舍生忘死的扑了上去。楚军仅靠几十架云梯,增援度自然比不上陈军。好在城头空间有限,两军接触的地方也只有城墙两侧和两条登城道。这大大减缓了楚军的压力,也使得楚军更加出众的单兵战力得到更好挥。陈军的伤亡要远远多于楚军。
“现在最紧要的就是要把右侧的登城道控制住,不能再跟陈军这么耗下去了,咱们还要面对可能来到的齐晋联军。若是伤亡太大,怕就是胜了这一场,接下来还要赔回去。”屈暇皱眉道。显然作为前线最高统帅的屈暇是没必要解释这么多的。她只是想多让余心了解一番战阵之事。
余心智计百出不错,可是战阵指挥却一窍不通,连最基本的排兵布阵都不了解,这一点屈暇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她内心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虽然余心说是上城来慰问诸军,可是她隐约觉得,芈子兰应该还想让他多了解一些战阵之事,是以她在下达命令时,故意说得足够详细。
这要是在平时,哪里需要她如此罗唣一大堆。她作为征北大将军,伐陈各卫军都出自她的麾下,不说只需一个眼神便能让诸将领知晓她的心意,但是只简简单单的说几句关键之语,甚至几个关键词便能让手下将领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是十数年来才培养成的默契。要不是芈子兰这个王族之人前来横插一脚,这次伐陈的元帅自然还是她,而不是被降为右卫军将军。
当然虽然她降了军位,但是在伐陈诸军中的影响力还在,芈子兰之前针对她也正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不过这一切在余心来到之后迅生了改变,否则屈暇的日子可不会太好过。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余心帮助芈子兰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虽然较之屈暇还差些,但是配合她王族的身份,还是能够压得住诸军将领的。况且余心还给她画了一张大饼。
余心抬眼看去,见右侧登城道附近的城墙段果然是两军争抢的重点所在,楚军在这处的伤亡也较左侧更为巨大,简直每时每刻都有数十人死去,两军甚至已经是站在尸堆上作战。
余心神情凝重的点了点头道:“那咱们该怎么做呢,就这么硬攻上去么,咱们的兵力还要支撑左侧登城道的防卫,再要突破右侧陈军的防线好像兵力不够。”
屈暇摇了摇头,果然余心还是太稚嫩了。
“这城墙才多宽,只不过咱们的人不能及时上城,所以你才会觉得兵力捉襟见肘,其实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兵力的多寡,而是如何有效的展开兵力,否则咱们也不用急着抢下城门。”
余心想起城下列阵的十来个军阵有些恍然,自家还有很多兵娘没上城呢。自己之前还奇怪为何城墙都夺下来一大段了,为何那些兵娘却不上去呢,原来是云梯不够。想清楚这一点,余心有些脸红。
“那咱们把那些还在进攻其他城墙段的云梯集中在咱们控制的这一段是不是能加快咱们的登城度?”
“嗯,我已经让人去传令去了。不过这一段城墙长度有限摆不开这些云梯,必须要向两边拓展咱们占领的城墙段才行。诶,原来登不上城,头疼的很,现在登上城了,还是有些头疼。”屈暇有些感慨,一直注视着战场动态的双眼突然瞥见左侧城墙段似乎被陈军反扑的防线松动,连忙转头朝身旁的幕僚道。“赶紧让新上来的兵娘去左侧稳住防线,右侧先采取守势,务必将左侧一段城墙的陈军全部消灭干净,左侧登城道已经在咱们手中了,只要肃清陈军残敌,那么左侧一大段城墙咱们都能用来运兵上城。”
没等屈暇说完,幕僚早就找来传令兵将命令仔细传达下去。屈暇下达军令可以简单几句话甚至几个字解决,但若直接这样下达给传令兵是非常容易出现误解的,所以需要幕僚细化具体。比如这次要增兵左侧。屈暇只是这么一说,幕僚则要向传令兵,详细下达派那几都那几校的兵娘前去支援,只有这样才不会出错。
这种信息传递非常缓慢和不易的古代,若是军令传达出了一点问题是非常影响整个战争局势的。这要是为什么古代的战争通常都比较正面,就是那种我来打你啦,好呀我知道了,我要来防守了。而一出现那种用兵灵活诡计多端的战争就被誉为军事奇迹。而且有这么一句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就是为了让将领临机有更多决断权,才不会出现为了按照计划,明显是敌人的埋伏圈还闷头往里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