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父手术做完没几天,说一句话喘三口气,但硬是撑着把霍钦的上到三代,下到鸡毛蒜皮的习惯嗜好刨根问了个清楚。
可见霍钦真的是个完美的人,因为宁父问得这么详细,竟找不到一点儿霍钦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平常年轻人,条件好的,要么太浮躁,要么太傲气,霍钦全然没有,他是温谦稳重的,像块儿质地上乘的玉石,没有坏习惯,对人也心怀善意。
和长相、家世这些外在因素无关,单纯就论他们对待旁人的态度,对待感情的观念……佳书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宁父都不能昧着良心说这两个人是相配的。
虽然不了解两人上一次分手是什么原因,但想来,佳书肯定有很大责任。
宁父问到最后,乏力地回忆一番,觉得佳书从小到大最值得一提的优点,就是眼光好了。
怕佳书这孩子以后头脑不清醒,犯傻、小脾气上头……不管什么原因导致这段感情再出现波折,宁父打算以老父亲的身份给霍钦打点预防针。
“佳书小时候其实是很乖的孩子,高中以前我们都把她管的很紧,连话都不会跟男孩子多说两句。直到我和她妈妈离婚,高考后才告诉她,接着我很快来了澳洲,她妈妈也在上海结婚了,这孩子接受不了,才忽然叛逆起来,这些年,我们给她的关注,实在是很少……”
从宁父的讲述中,那个活在过去霍钦未曾谋面时空中的佳书,面目在脑海中逐渐清晰。
她从前对感情的不认真、不确定,患得患失,在得知她的人生的轨迹和起承转合之后,也似乎都找到了答案。
“我记得佳书在西澳学飞那会儿,有一年,她哭着连夜飞回来昆士兰找我,大半夜才把门敲开就哭,问她出什么事了,这孩子怎么也不肯说。佳书长这么大,我从来没见过她这么哭这么伤心,连飞机都不想学了,跟我说再也不回学校了。”
宁父抬头看他:“我现在回想,那会儿应该是你们刚分手时候吧。”
霍钦心中像被人攥了一把,漆黑的眼睛紧盯着宁父追问:“后来呢?”
“就在农场郁郁寡欢呆了一个多星期,跟谁也不说话,饭也吃不下。毕竟我就佳书这么一个女儿,本来也不想让她学飞,那真不是女孩子该干的活,谁知道等我跟她说,真要准备好去办退学手续的时候,她从房间里出来,一个人收拾了东西又回学校去了。”
她回学校,刚好赶上他的毕业典礼。
霍钦到今天还记得清清楚楚,她和旁的男生从自己身边走过时,他心口真的像被插了一把刀。
“佳书就是这么一个别扭的孩子,打小就这个脾气,越在乎的东西,她就偏要装得越无所谓,心里伤得血流如注,还是要摆出骄傲的样子。不懂示弱,口硬心软的女孩子,真的很吃亏,这点就跟她妈妈一样。”
宁父轻轻叹口气,“虽然不知道你们那时候为什么分手,但我还是想告诉你,佳书表现出来的冷漠,大多并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她很渴望安全感,渴望陪伴和保护,用心去感受,你才会发现她有多喜欢,多在乎。”
霍钦曾经以为宁佳书真的是不在乎的。
那年西澳毕业回国以后,他的同学朋友们再也没在他面前提过佳书的名字,霍钦自己也不提。
尽管霍钦从未开口对人吐露,但他清楚自己伤得有多深,倾尽所有真心第一次喜欢一个人,对方却对他的爱意轻言放弃,对他的努力无动无衷。她温柔美丽的眼睛,也能注视除他以外的任何人。
霍钦无数次想要扔掉这段过往,扔掉枕头底下、钱夹里佳书照片,但五年建设起来的防线,只在宁佳书重新开始拨撩他那一刻,重新溃不成军。
也正是因为看见了这样的儿子,霍母才坚决反对他和佳书重新在一起。霍钦能明白母亲的顾虑,天底下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处于感情弱势方,她怕自己越陷越深,付出更多,受更重的伤,而对方却随时能从中抽离。
霍钦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可最终还是拥有当下的渴望战胜了一切。
比起受伤,他更害怕遗憾。
然而时隔五年,当二十八岁的霍钦,以更成熟的眼光来审视、体会这段感情时,他也终于能逐渐感受,二十岁的佳书并非记忆中那样冷漠无情,她虚张声势占据着的上风,只是给自己设置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如果不是宁父今天主动开口,霍钦永远不会知道这些隐情,也不可能晓得,佳书在这段感情中受到的伤害没有比他少半分。
如果时间能倒流,不,但凡他能比当年更成熟,更肯定,能勇敢一些遵从自己的内心,他们就不会平白错过那五年,也不会添了今天这么多麻烦。
霍钦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自己此刻的五味杂陈,削断的果皮落进垃圾桶,他几乎不能控制自己此刻心中的涌动,干脆放下刀子,郑重认真地对宁父道:“谢谢您,告诉我这些。是我从前对自己反思的太少。”
宁父达到目的,终于心满意足往床背上一靠,“有什么好谢的,我就是希望你们好好的,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明白,感情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和包容,当你能站在对方的出发点和角度来看待事情的时候,一切问题也都变得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