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时尚时代前沿 > 第3部分(第2页)

第3部分(第2页)

20世纪70年代开始,《COSMO》彻底成为成功的白领女性的杂志,完成了转型的过程,封面往往用很性感的穿短裙或者比基尼的美女,非常时尚。

布朗希望这份杂志能针对高收入的单身女性,并且刻意暗示婚前的性生活的享受。

当然,这样的定位在美国受到保守势力的批评是肯定的,对于一份原来是文学型的杂志转变为性感的职业女性杂志,有些美国人受不了。

布朗意志坚定,认为这样的方向是有市场潜力的。

1972年,《COSMO》在中间用双页篇幅刊登了一张接近裸体的美女照片,照片上的青年女子叫雷诺兹(BurtReynolds),这张类似“花花公子”的中缝裸照的插页,引起轩然大波,不过也把《COSMO》推到全美国注意的焦点上去了,反而提高了杂志的知名度。

雷诺兹也因此声名大振。

这份杂志基本办给独身、高收入的白领女性看,因此有大量性方面的图文,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版更加突出这方面的内容。

之后出版了《COSMO·女孩》(COSMOGIRL)更加朝刺

064

激女性的性方向走,同时出版了给职业青年独身男性看的《COSMO·男人》(CosmopolitanMen)。

虽然英文版的《COSMO》的性方面内容多,但是却依然很注重品位,因为目标读者群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份杂志更多倾向时尚、时装、化妆、美容,对独身生活的一些资讯,比如独身女子应该如何注意自己人身安全之类,健康指导,城市生活精彩,各种浪漫奇遇故事,很多都是真人真事,当然少不了的是名人八卦,逐渐成为职业高收入青年女性的伴侣型杂志,我看好多年轻的女同事都看这份刊物的。

美国情况和国内不同,因此我在美国看到的美国版《COSMO》和国内版不太一样,比如最近看见有篇文章,叫做“怎么可以同时交八个男朋友,并且如何随时甩开他们”,这样的文章肯定不适合中国国情了。

国际版的《COSMO》是以美国版为中心的,美国版的编辑细节,我看很注意走时尚和情色、女性情感的这条很容易把握不好的边缘线路,如果纯粹时尚,和《Vogue》这类杂志难得竞争,如果走到《阁楼》这条路上,则目标读者会感觉过于情色。

但是时尚和情色都很重要,时尚因素是杂志的本色,必须固守,情色其实是让女性为主的读者知道如何用自己的魅力来吸引男性,也是潜在的大动力。

美国版的《COSMO》在这个度的把握上做得不错,因此销量一直都比较稳固。

我去过美国《COSMO》的总部,主编是个漂亮时尚的女子,叫做凯特·怀特(KateWhite)。

担任这份世界屈指可数的大时尚杂志的主编,我看她信心十足,游刃有余。

我问她每个月的出版量多少,她说大概200万册,这仅仅是在书报摊、书店里的销售量,订阅这类还没有包括在内。

她除了管这本杂志之外,还主编下面几本其他有关的杂志,包括《COSMO·时尚》(COSMOStyle)杂志,还管COSMO电台(COSMOradio)和COSMO图书出版社(COSMObooks)。

我了解了一下她的背景:她曾主编一本主要给大学女生看的、叫做《绚丽》(GlamourMagazine)的杂志,赢得“美国十大大学女生杂志”第一名,终被《COSMO》选上做总编。

这个行业,惊人成功的业绩,往往可以使得出版集团的老总忽视你的学位和年龄。

不过对比中国和美国的时尚类杂志主编,我看中国方面,总编的年龄平均都比较年轻一些。

时尚时代 第一部分(11)

没有统计,仅仅是直觉而已。

《COSMO》在全世界用32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发行,我自己见过的包括有英语、汉语、西班牙语、法语、韩语、保加利亚语、俄语、希伯来语、瑞典语、葡萄牙语、德语、意大利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等。

比较古怪的是新加坡长期禁止这本杂志销售,最近才解禁。

时尚集团的《时尚·COSMO》时尚集团的《时尚·COSMO》主编是徐巍,一个很睿智、从容、真诚、沉静的女孩。

我认识她也有好几年了。

记得好像第一次去时尚总部的时候,两位老总就介绍我认识了她。

说实在的,徐巍很稳重,不像我心目中做这么大杂志的主编,但是看他们出版的《时尚·COSMO》,你不得不承认:她实在具有实力,并且有敏锐的时尚感。

最近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