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每天都在想方设法摆脱的噩运,对蒙毅、宁腾等人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机会。
扶苏监国期间重用的臣子,很可能是日后朝堂的中流砥柱,风光三四十年都不在话下。
事关家族兴衰,哪个能不上心?
“夫君,内务府发行的报纸你看了吗?”
晚饭期间。
嬴诗曼从桌案下抽出一沓厚厚的报纸,略有不满地盯着神色萎靡的陈庆。
“瞄了一眼,没顾上细看。”
“报纸卖得怎么样?”
“民间如何议论?”
陈庆有气无力地问道。
“报纸一经发售,士子文人趋之若鹜。”
“原本卖五文,后来硬生生涨到了一百文。”
“就算这样也鲜少有人愿意出手。”
嬴诗曼拍了拍饭桌上的报纸:“我买它花了五百文呢。”
陈庆嬉笑着说:“咸阳官吏富户最多,百八十文对他们来说微不足道。”
“等过两天,让内务府加印十万份,价格就降下来了。”
“想不到报纸如此抢手,为夫又发现了一门赚钱的营生。”
“不错!”
嬴诗曼皱起眉头:“不错什么不错!”
“我问你,署名桥松的这篇文章,是不是皇兄写的?”
“背后又是你出的馊主意对不对?”
“他拿内务府死伤的民夫工匠、远洋海外折损的水手,与诸多立下赫赫功劳的文臣武将相提并论。”
“我皇兄不知受了多少非议……”
陈庆打断了她的话:“人家骂的是桥松,跟你皇兄扶苏有什么关系?”
嬴诗曼忍着怒气,一字一顿地说:“挨骂最多的就是你,这下有关系了吧?”
“士人又不是缺心眼,哪能猜不出文章的来由?”
“不过民间盛传是由你捉刀代笔,一番荒唐谬论全部是出于你口。”
陈庆摇了摇头:“大不了为夫自掏腰包,再印一百万份报纸。”
“我倒要看看是骂的人多,还是夸的人多。”
嬴诗曼不解地问:“印多少与风评有何干系?”
陈庆理所当然地说:“一百文一份的报纸,只有官宦士人看得起,所以风评不佳。”
“等它变成两文钱一份,看报的群体改变了,态度自然大不相同。”
“屁股决定脑袋嘛!”
“你父皇一统天下后,减少了对文武官员的恩赏,不少人都在背后说他刻薄寡恩。”
“今日你皇兄拿民夫、水手与功勋士人相比,他们视为奇耻大辱。假装不知道桥松的身份,背后大肆攻讦。”
“这两桩事其实是一样的。”
“无非是在名、利上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已。”
嬴诗曼若有所思:“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陈庆满不在乎地说:“凉拌呗!”
“江山初定时,立下泼天大功的武将哪个心里没想过裂土封侯,你父皇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