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所有制的单一化,“一大二公”。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就宣布,已经基本上消除了多种成分的经济,代之以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1960年,社会主义成分占工业总产值的99%,占农业总产值的80%,占批发业的100%,零售商品的90%,国民收入90%来自社会主义成分。1961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四大”召开时,宣称“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到“四五”计划时,全国完全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接下去进行合并合作社运动,不断强化合作社的公有制,逐步减少社员的自留地,实行社员自留畜的合群饲养。在农业领域内,实行“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变革生产关系。
其二,在经济结构上,一直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农业走向集约化,完全不顾阿尔巴尼亚是仅有300万人的小国和原来的低水平生产力。
其三,在管理体制上,国家以统一的总计划,组织、领导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按霍查1971年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六大”上的报告,可归纳为:全国统一的经济计划,统一的国家预算,统一的价格政策,统一的工资制度,统一的对外贸易。其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表现。企业变成了单纯依附于国家的消极的产品生产管理机构。完全否定市场经济,排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阿尔巴尼亚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显露出其弊端,阻碍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该国“三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没有完成。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却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首先由于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封锁,而在农业方面还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的严重后果以及在领导工作和组织工作方面的一些弱点所造成的困难”。“五五”、“六五”、“七五”三个五年计划制定的主要指标几乎都没有完成,三个五年计划的工农业年平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事实证明,僵化的“斯大林模式”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德国有形与无形——柏林墙倒塌的前后(14)
徐:可是,以霍查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却不以为然,他们从“左”的观点出发,拒绝任何改革。请您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并谈谈这些年来阿尔巴尼亚经济建设的进展。
范:对于东欧国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掀起的改革浪潮,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持否定的态度,中国80年代的改革也遭到指责,一概被斥之为“修正主义”、“复辟资本主义”。党内有人提出要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增加农业投资等正确意见,一律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思想的帽子。
虽然阿尔巴尼亚劳动党要把阿尔巴尼亚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变成为一个“具有先进工业和先进农业的工业农业国”的目标最终未能实现,但也不能否认这些年来阿尔巴尼亚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与战前相比,阿尔巴尼亚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还是有较大进展的。据统计,阿尔巴尼亚工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1938年的%增加到1970年的%,运输业和商业等比重从1938年的%增加到1970年的%,而农业则从1938年的%下降到%。1951年开始实行的五年计划使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1970年,阿尔巴尼亚实现了“阿式”的全国电气化——家家户户装上了电灯。同时,文化和教育也取得了发展,基本上消灭了文盲。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校学生70多万人,几乎有三分之一的阿尔巴尼亚人在上学。音乐、戏剧、电影和艺术等都有所发展。
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发展从纵向比较,发展不能说不快;但从横向比较,它仍然是欧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79年的人均国民收入为840美元,1980年工业总产值约为1447亿列克(按1980年阿尔巴尼亚银行牌价计算,约合21亿美元),1979年农业总产值为710亿列克(约合10亿美元)。在分配领域,以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人们的总收入相差不大,平均工资约600列克。阿尔巴尼亚个人不必缴纳任何税,房租、水、电、公共交通的费用微不足道,教育和医疗卫生是免费的。尽管工资低,但可保证每人最低的生活需要。
阿尔巴尼亚是个小国,但在国防上开支却很大。这个国家的领导人自认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对付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可能发动的侵略,要求“每个公民都要准备明天就会爆发战争”。为此,在田间、山上、路旁、海边、城市和农业社的进出口处,建立了数以万计的钢筋水泥掩体和地堡,到处可以听到“全民皆兵”的说法,全国从中学高年级学生到退休者每年都要服兵役15天至20天。
徐:据说在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里,阿尔巴尼亚党内斗争是最频繁的,是这样吗?有人认为,阿尔巴尼亚形成个人专断的集权政治体制是与这种无休止的党内斗争有关联。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范:我也有同感。可以说,从解放初期到霍查去世,排除异己始终是阿尔巴尼亚国内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涉及的范围包括党中央政治局以及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和军队等领域。
霍查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承认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原则问题。
解放初期,他强调国内外敌对势力正在对阿尔巴尼亚加紧进行阴谋破坏活动,必须加强阶级斗争。当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问题,党内发生激烈的争论。第一次党内斗争是1944年至1948年发生在霍查与科奇·佐泽之间的斗争。
第三章 德国有形与无形——柏林墙倒塌的前后(15)
1944年11月举行党的二中全会,主题是对战争时期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解放后的党的路线。佐泽、马利绍瓦、纳科·斯皮洛和潘迪·克里斯多等人认为,“党所经历的道路是由宗派主义到机会主义,由机会主义到宗派主义”的“充满错误和反常现象的道路”,霍查是“一切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错误的集中表现”,要求解除霍查总书记的职务,但未被全会通过。
1946年6月,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霍查提出了《关于重新审查阿共二中全会的要点》。他认为二中全会以前“党的路线没有错误”。霍查的报告没有被政治局所接受。到1948年2月召开八中全会时,双方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佐泽等人指责霍查是使党内走上错误道路的“罪魁祸首”,应对中央领导中的派别活动负责。这里说的派别活动指的是党中央有人主张接近苏联,反对与南斯拉夫友好。全会上争论的结果是佐泽等人占了上风,霍查受到了批评。
正在此时,苏共中央发表了给南共中央的信件,共产党情报局于1948年6月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状况的决议》。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于同年同月底(1948年6月27日至30日)立即召开九中全会,表示完全赞同和拥护共产党情报局的决议。1948年9月召开十一中全会,认为佐泽等人自二中全会以来的活动都是南共领导幕后策划和支持的,二中全会和八中全会的决议是“反*主义的、有害的”,这两个中央全会的决议被宣布无效。
1948年11月举行阿共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把以科奇·佐泽为首的“民族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的铁托集团的代理人”开除出党。
出身于工人的科奇·佐泽是最早参加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斗争的领导人之一,在1941年的建党会议上被确定为负责党的组织工作。被开除出党时,他担任阿共中央组织书记、政治局委员、政府第一副总理。
1949年5月至6月,经地拉那法院审判,佐泽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判处其他人5年至20年不等的徒刑。查一下“一大”的选举结果,就会发现:除了在“佐泽案件”中明确站在霍查一边的干部以外,几乎所有过去的中央委员都没有被“选”入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些落选的中央委员,几乎无一幸免地成为以后一连串党内斗争的对象而被清除出党,乃至送交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追究。据统计,仅1950年至1951年在“审查党证”的名义下,就开除了党员3776人,占当时党员总数的8%左右。在1953年清理干部队伍的过程中,中央各部委被清除的有5235人,各区和各企业清除了2529人。
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内的斗争连绵不断。霍查经常强调阶级斗争正日趋尖锐,“右的危险、机会主义的危险是我们党的最大危险”。霍查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激烈地、正确地和全面地把阶级斗争进行下去”,在党内则“要激烈地、毫不妥协地开展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例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屠克·雅科瓦和贝德里·期巴修案件”,1956年的“地拉那市党代会案件”,1973年至1975年揭发和处理的三个“反党集团”——文艺、宣传界的“法迪尔·帕奇拉米和托迪·卢鲍尼亚集团”、军界的“贝基尔·巴卢库、佩特里特·杜米和希托·恰科集团”、经济界的“阿卜杜勒·凯莱齐、塞·蒂奥多西和基乔·恩杰拉集团”,以及引起世人震惊的80年代初发生的“谢胡自杀”事件。。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 德国有形与无形——柏林墙倒塌的前后(16)
据外界估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阿尔巴尼亚因政治问题被处决的达45000人,另有90000人左右被关在各地的18个集中营、6个监狱和7个劳改营中。对一个解放初期全国人口刚过百万,目前人口也才320万的小国来说,这些数字确实是骇人听闻的。
无休止的党内斗争,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霍查等人容不得一点不同意见,造成人人自危的氛围,政治生活毫无生机,窒息了党内*。二是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框架内,必然形成对霍查的唯命是从;在阿尔巴尼亚,对霍查的个人崇拜发展到令人吃惊的地步。三是党在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错误得不到纠正。可以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极“左”路线最终导致了*结局。
徐:阿尔巴尼亚建国后与西方几个主要国家,如美、英、联邦德国等,一直没有外交关系。以后,随着国际共运内部的争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批判“和平共处”的同时,理论上不作具体分析地把与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行动,一概斥之为“投降主义”。这种极“左”的理论,加上为了要保持自己的“反帝英雄”形象,当然也就更加不能与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了。而阿尔巴尼亚长期奉行闭关锁国、自我孤立的对外政策也突出反映在它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与南斯拉夫、苏联和中国的关系方面。请您先谈谈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关系破裂的原因。
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两个共产党和稍后两个国家之间,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但1948年6月28日,当共产党情报局通过关于南斯拉夫问题的决议,开除了南斯拉夫共产党时,以霍查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共产党迅速向斯大林靠拢。在1949年东欧开展的所谓“清除铁托分子”政治运动高潮中,阿当局借机对亲南的科奇·佐泽等人进行了审判,阿南关系随即全面中断。这一对邻国关系的破裂,有以下几个因素起作用:
首先,南阿两国在历史上存在领土和民族等问题。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都向阿尔巴尼亚人提出过领土要求:塞尔维亚人一心想得到亚得里亚出海口;黑山人则企图得到阿北部的斯库台,由意大利和黑山来瓜分。阿尔巴尼亚人则认为,科索沃和居住着阿尔巴尼亚族人的南斯拉夫其他地区,是列强不公正地从阿尔巴尼亚抢走的领土,这些领土属于阿尔巴尼亚,应当归还。霍查也曾经说过:“对于南斯拉夫的阿尔巴尼亚人来说,*是一个一直在流血、需要包扎的伤口。”而南斯拉夫则一直指责霍查是“大阿尔巴尼亚沙文主义者”,有建立“纯种的大阿尔巴尼亚的野心”。
其次,南阿双边关系的破裂也是阿尔巴尼亚国内*的结果。南斯拉夫早在阿党建党初期,就对霍查不满,而倾向于支持科奇·佐泽。阿尔巴尼亚同莫斯科的联系最初也是通过南斯拉夫介绍的。斯大林早期曾向南斯拉夫领导人了解霍查的情况。南斯拉夫领导人在向斯大林介绍霍查情况的同时,推荐了当时任阿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组织书记的科奇·佐泽。1948年2月,阿共中央委员会批准了由科奇·佐泽提出的将阿南两国的经济体制和武装力量合并的申请,作为两国政府联盟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批评了反对科奇·佐泽的霍查。南斯拉夫虽然不欣赏霍查,而霍查却是阿尔巴尼亚当年的最高领导人。可见两国关系在比较密切的时候就潜藏着很大的隐患。共产党情报局事件出炉,正好可以使霍查通过苏联来遏制南斯拉夫的影响,并打击科奇·佐泽等反对派。
第三章 德国有形与无形——柏林墙倒塌的前后(17)
最后,由于斯大林在当时的威望以及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地位,苏南关系的破裂不能不波及到包括阿尔巴尼亚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如果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得不支持共产党情报局的决定的话,那么阿尔巴尼亚则是自觉自愿的。在共产党情报局决议发表后不到48小时,阿尔巴尼亚就采取了措施,中断了阿南两国的友好关系,并发表特别声明,宣布阿尔巴尼亚“完全一致”支持共产党情报局决议。在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逐步改善了同南斯拉夫的关系。阿尔巴尼亚不仅仍然拒绝同南斯拉夫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还认为其他国家改变对南斯拉夫的态度是不可容忍的。
徐: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关系破裂后,苏联在阿尔巴尼亚的地位代替了南斯拉夫,成为阿尔巴尼亚最主要的盟友和直接的支持者。但10余年后,阿苏关系也彻底破裂。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范:共产党情报局事件以后,霍查等领导人抓住时机,迅速站在斯大林一边,猛烈抨击南斯拉夫的“修正主义”。1949年2月,阿尔巴尼亚加入了同年1月由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组成的欧洲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稍后加入的还有东德、蒙古、古巴、越南)。20世纪50年代初,位于地中海区域的阿尔巴尼亚优良港湾发罗拉成了苏联海军的潜艇基地。苏联对阿尔巴尼亚经济建设进行了大量援助,阿尔巴尼亚对此非常感激。阿党领导人普遍宣称:“如果没有苏联,我们是不能获得自由和独立的;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我们也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这就像白天里的太阳一样清楚。”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随后,传来了苏联与南斯拉夫改善关系的信息,霍查被召去莫斯科会谈。1953年12月,阿尔巴尼亚勉强同意恢复1948年以来中断了的阿南关系。随着苏联国内政策的某些调整,劳动党内也“掀起波浪”:出现了有人对霍查路线的批判,提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