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石门开发区班子成员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再一个就是时机和条件。早在 1946 年 10 月,聂总就曾指出:石门不 可久在敌手,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坚决夺取之。实际上,从那时起,我们的 文章就开始围绕夺取石门来作。正太战役,算是写了个开头,使石门变成了 一个孤岛。清风店战役,消灭了罗历戎 4 个团外加一个军部。使石门兵力空 虚。照聂总的话,桃子已经熟了,是该摘取的时候了。

“我们下一步的文章,就是如何摘取桃子。对此,不少同志有这样那样 的顾虑,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我们不妨做个对比。” 耿飚又展开两张地图,挂在《石家庄工事图》的两侧。

“从实力上看,石门守军主要包括敌 32 师、河北保安纵队、16 个流亡 伪县政府的恶霸武装,总兵力不超过 2。2 万人,而我晋察冀野战主力旅和地 方旅加在一起,已近 6 万,是敌人的 3 倍;从地形上看,石门乃平原,无险 可守,虽然具有较坚固的设防,但工事再坚固,也需要人来防守,没有兵是 不行的。况且,这些年,我们的攻坚能力已有新的提高;从装备上讲,目前 石门所拥有的迫击炮、山炮、野炮、六○炮、平射炮、步兵炮,数量均少于 我们。清风店一仗,我们在装备上可以说发了大财;从士气上比,那就更没 法比。一个被俘的上尉副官打了个很形象的比喻,把自己比作‘活死人’, 而我们的士气呢,嗷嗷叫!

“当然,我们也有不利的因素,部队连续作战,伤亡较大;第一次攻打

这样设防坚固的城市,没有经验。然而,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而敌人的弱 点是无法克服的。特别是清风店战役刚刚结束,便发起对石门的攻击,这是 敌人万万想不到的,我们就是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会议开得热气腾腾,每个人的思想都异常活跃,大家各抒已见,出谋献

策,“咕嘟嘟”地像开了锅。 第一政委罗瑞卿忍不住站起来,高高的个子往那一戳,像半截铁塔。他

显得有些激动,“大家的意见都很好,我再提个建议,等石家庄解放了,晋

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就可以联成一片,到那时,我们就请党中央、毛 主席从陕北搬来,在这儿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你们说,好不好?”

“好!”在场的人都被罗瑞卿的话感动了,震耳欲聋的声浪几乎顶破房

顶。

打句号的是朱德,他是特地从中央工委驻地赶来的。 他还是穿着那套褪色的军装,打着绑腿,墩墩实实的身上无一不是宽厚

的。宽厚的肩膀,宽厚的胸脯,宽厚的手脚,宽厚的性情,甚至连微笑也是 宽厚的。

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的妻子尼姆·韦尔斯女士在采访朱德后这样写道:

中国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如果没有他的两个孪生天才朱、毛,是无法想象的。许多 中国人实际上就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人。毛泽东是这斗争的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是他的热 烈的心,以行动赋予了它的生命。

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先生在谈到对朱德的印象时,只用了两句话:

时人未识将军面, 朴素浑如田家翁。

寥寥数语,把一个朱德活生生地勾勒出来。 早在这年春天,朱德离开延安,东渡黄河之后,便一直关注着晋察冀的

战局。围绕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专门给晋察冀开的“先打弱敌,再打强敌,调 动敌人,各个击破”的药方,他曾多次找聂荣臻交谈,针对晋察冀的具体情 况,怎样打有利,怎样打不利,怎样才能扬长避短事半功倍,谈出了不少建 设性的思想。

正大战役发起之前,朱德对作战方案和战役计划进行仔细研究之后,指 出:“你们的这些想法,合乎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从晋察冀本身看,正大战 役为尔后解放石家庄创造了条件,从全局看,正大战役配合陕甘宁边区的自 卫战,从东面打击了胡宗南,所以,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战役。”

正太战役之后,接下来的青沧战役、保北战役、乃至清风店战役,朱德 都有许多具体的指示。

清风店战役刚刚结束,朱德便来到了清风店这个千古无闻的小村子。 他不像有些指挥员那样,喜欢闷在屋子里对着地图思考。几天来,他马

不停蹄地奔波。

工兵营,炮兵团,俘虏营?? 他和战士们拉家常,和基层干部探讨问题,和被俘军官倾心交谈。并召

集一些参谋认真研究了清风店战役中缴获的那份《关于石家庄半永久防御工

事、兵力部署及火力配系要图》,让参谋将这份图复制几十份,发给各纵队 指挥员。

他的大脑分分秒秒都在旋转,旋转着石家庄这个车轱辘。渐渐地,转出

了它的眼睛、眉毛、鼻子、嘴巴?? “我这次到晋察冀来,主要是抓两件事:土改和打仗。前一段,一直忙

于开土改会议。现在,土改会开完了,就轮到打仗这一坨了。这些天,我召

集炮兵、工兵的同志开过会,主要是研究步炮协同、土工作业的问题,下面 战士们的点子很多,大多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也有些是先吃了亏、再从 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比如迅速接敌的‘蛇型,壕堑,‘鸡爪’型火力发射阵 地,历经战场检验,证明效果很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 要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肯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战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