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行文襄州,不要兵卒丁壮,但粮食绢帛不能少。
唐州税改进行的波澜不惊,从上到下早就有思想准备,邓州砍掉近五十颗人头才推行的税制,这里一个都没有。
占便宜最多的是普通百姓,他们自然不反对,纳粮的官员加了工资待遇,也没什么话说,只有地主心里不爽,可胳膊拗不过大腿,他们也只能接受。
唐邓两州理清税制,上下没说什么,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却吵了起来。
以李绛为首的寒门官员开始上书,请求朝廷推行唐邓税法。
反对的人更多,官员勋贵不纳粮是一直以来的规矩,若推行这种税法,必会引起社稷不安。
老李知道,这事推行不了,烦了能在唐邓顺利推行是因为他有权有兵有钱,朝廷却什么都没有,只有数不尽的勋贵和官员,阻力太大了。
翻看着邓州送来的公文,老武摇头笑道:“这小子花别人钱粮倒是不心疼”。
山南东道的财赋供唐邓,老牛和老白大把的洒钱,新建的两城百姓也越来越多,四周州县的穷人都在往那跑,引来不少非议。
钱粮虽用了一些,可也确实有成果,唐邓整理税制,民心安稳,只要唐邓安稳,整个山南道就安稳。况且六州兵马和丁壮都受他约束,他却只要钱粮不要人,相比从前用得反而更少。
老李道:“杨卿受命于危急,稳固民心,有功无过,待秋税收完,赏安西军绢三万匹,钱三万贯”。
老武点头记下,这是正常操作,淮西四周就只有安西军一个朝廷的亲儿子,当然要偏心,就是要让那些节度使的兵马羡慕。
还一个原因是名声好,襄州和江南商贾带来了消息,安西军与百姓商贾秋毫无犯,都在夸其为真王师,给朝廷长了脸,自然要赏赐。
看他心情不错,老武又道:“陛下,中立(裴度字)说的……”。
老李沉吟片刻,点点头道:“给!”。
裴度请求皇帝能给他两百封五品以下告身,用以激励将士。(所谓告身就是官员凭证,填上名字就是官,德宗时曾一次拿出一千多封三品告身,简直疯狂……”。
也是真急了,堂堂宰相之尊亲自督军,几个月没取得什么进展,想让人出力就得拿出好处,无奈之下只能求助皇帝要。
老李也是纠结,前边几任皇帝卖了太多的官身,他上任以来想尽办法去除冗官,可这次不答应不行,总不能眼看着裴度在前方抓瞎。
“干脆!也给唐邓送六十封过去!”。
喜欢安西兵日记()安西兵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