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安西兵日记 凡秀 > 第17章 楚州行(第1页)

第17章 楚州行(第1页)

丰县位于徐州西北角,往东四十余里便是泗水河边的沛县,这里地势低洼,多有成片水泽,从这里往北便是淄青兖州的方与县。

这种地方通常意味着人烟稀少和贫穷,当然了,穷地方也有穷地方的好处,战略价值低,遇到战乱,没人会特意派兵来占领,只要安静等着随大流就行,还比如物价和人力低廉,人也便宜,两贯钱就能买个七八岁的丫头,六贯钱能挑个十几岁的大闺女,如果心够黑的话,贩人是个不错的买卖。

烦了带着云娘在丰县住了一晚,第二天来到沛县,然后沿泗水南下去往徐州(元代后京杭大运河占用泗水河道,唐时还未形成南阳湖和微山湖等湖泊)。

这段路一百四十多里,人烟稀少,道路难行,烦了把驴卖掉,与云娘共乘,黄昏时终于进入了徐州城。

这一天路赶的他倒没什么,云娘却已身体打晃,连路都走不稳了,把她抱进客栈里,埋怨道:“挺不住就说,咋还硬撑呢?”。

云娘道:“二叔,我没事,这一路荒郊野岭的……”。

烦了坐在榻边一阵挠头,是自己大意了,大唐出行方式有四种,骑马,车驾,坐船,步行,远行说法可就多了,路况以及沿途吃住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骑马轻快,但没法随身携带太多行李吃食,要照料牲口,荒野露营除了冷饿还要面临野兽和强人等风险。

车驾能拉东西,但速度慢,对路况要求高。

舟船优点最多,平稳,能载货,能在船上吃住,能挡风遮雨,速度也还不错,缺点只有一个,离不开河流。

步行就不用提了,几乎全是缺点。

他把这趟扬州之行想的太简单了,以为给云娘买头驴代步,爷俩揣着钱一路游山玩水就够了。却没想到这种方式离不开人烟稠密的官道,在官道行进,错过驿站客栈还能找个村落投宿,一旦离开官道和人烟稠密的地方,那就只能露宿旷野,他倒是没问题,可对于云娘来说,受凉和饮食不洁便足以致命了。

还有一个问题,驴子和巴扎的脚程差距太大,爷俩溜达着玩还可以,着急赶路的时候就只能卖掉驴子共乘,即使巴扎够壮,云娘一个弱女子也受不了。

算计着手里的钱又是一阵挠头,兑换掉手里的碎银子,总共能有十贯钱,这些钱说少不少,说多还真不算多。到扬州还有八百多里,急赶路云娘挺不住,若是慢悠悠的走,真得琢磨一下了。

“哎呀,老子竟然要为钱发愁?”。

“二叔,是不是钱短了?我还有这个……”,说着又拿出了那颗蓝宝石,

“揣着你的吧,这是给你压箱底的嫁妆,别乱拿出来,二叔的钱够用,你在屋里等着,我出去一趟”。

去到前堂,找来小二道:“想不想挣点钱花?”。

小二陪笑道:“还得靠客官赏”。

烦了道:“我的马要寄养,好好伺候着一个月要多少钱?”。

小二笑道:“客官还真是问着了,小人兄长惯会伺候牲口,若要喂细料,一个月怎么也得两百六十钱”。

烦了拿出两吊钱递过去道:“一个月两吊(每吊钱约一百六十文),好好伺候着,什么时候来取什么时候算清,伺候好了另外有赏,若是掉了膘……”。

小二捧着钱满脸堆笑,“若掉了膘,客官把小的腿打断!”。

这年头人员流动性很小,烦了倒不怕他起歪心思,之所以要寄养巴扎,是因为他已经决定后边的行程坐船,战马是不能长时间闷在船上的,否则极容易得病,而且它也未必能适应淮南的气候,还是留下保险一些。

三月初七,把多余的行礼留在客栈,爷俩背着包袱去往码头,找到一艘去楚州的中等漕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商定管吃住一贯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