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太多,不好管理。
他现在把办公地点设在尚书台的内阁,就是给大家一个潜移默化的改变,后面国家大事,基本都决于内阁之中。
如此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他就可以趁机推出内阁制度。
刘辩的想法,就是参考明清朝和后世,进行整体层面的设计和改革,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专制的问题。
或者说,解决皇权总是受到冲击,皇帝本人总是受到生命威胁的问题。
这种情况,即便到了唐朝,也都存在。
门阀世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绝对不是所有原因。
刘辩从来不信黄巢终结了门阀士族,才有了宋朝,乃至后面普通人上位的机会。
换句话说,宋明和清,又是什么可以值得夸赞的东西呢?
当然,最起码,明朝的士大夫再怎么蹦跶,都达不到威胁皇帝的地步。
不像东汉这边,外戚也好,权臣也好,士大夫也好,只要达到一定的势力,就可以替代皇权,他们甚至可以操纵皇位的更迭。
而当皇权威胁到他们后,他们又可以用物理的方式,解决皇帝。
好的国家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分权。
刘辩的想法,就是把尚书台的六曹拆分出去,变成六部。
而把三公和尚书令等放到内阁里面。
内阁负责决策,六部负责具体事务。
在内阁和六部之外,要加大御史中丞的权力,加大御史中丞的同时,权力也要拆,司法和立法分开。
至于议会,刘辩的想法还不是很清晰,他一方面想把这方面分出去,一方面又想把皇权改组为议会而存在。
但这个没有参照物,所以,他在熟悉政务的过程中,也在累积经验。
优势就是,他还年轻,如今要做好的事情,那就是好好活着,别被人投毒了。
一时壶寿过来,把三辅的战绩汇报好之后,刘辩看向司空马日磾和尚书令贾诩,笑道:“马公,贾卿,辛苦了。”
马日磾连忙躬身,脸上满是惶恐之色,说道:“陛下此言,老臣惶恐。”
三辅是一盘大棋,真正的操盘手是刘辩,但马日磾也好,贾诩也好,同时也是其中重要的僚机和根本。
只有彻底拉拢了马家和皇甫家,才能彻底收拢住三辅豪族的心。
这代表一个风向和习惯。
即便到了民国也是如此,地域之间的抱团意识太强。
“内阁之中,诸位议一议,三辅的善后事宜,各位将官的功勋,以及下一步的动作,我觉得引马腾和韩遂出武关去进攻南阳的袁术,是一个好的建议。”
刘辩善意地引导着,脸上带着期待的神情。
“陛下,韩遂马腾乃是叛军,其中多胡羌,其战力虽好,进攻袁术也能两败俱伤。
但胡羌之辈,其人生于苦寒之地,若见南阳之繁华,必然军纪败坏,进而影响陛下的口碑。”
出乎意料的是,贾诩第一个反对了这个建议。
他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满是忧虑。
这便是贾诩的自保策略,韩遂和马腾再立功,他虽然能分润一点,但是也没多少。
远不如天子的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