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赶忙拍板,定下了领取土地的百姓三年免税。
散场之后,太原府的衙门里,刘惟俊的眼神一直显得幽怨。
也难怪,这事本来是他这个布政使的功劳,结果被朱棡这么一弄,莫名其妙成了晋王的功绩。
大堂里,朱棡领着一众随从在朱标跟前行了礼。
“三哥!”
朱棣也上前给朱棡行礼。
朱棡点了点头,打量了一下朱棣,发现这家伙胡子拉碴的,看来也是青春期旺盛的时候。
三兄弟见面,朱棡立即让楚力带着人去郊外打点野味,晚上约着要喝上一壶。
“大哥,你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太原?”
坐下之后,朱棡这才问道。
“仪仗行至真定府的时候,便收到了锦衣卫的消息,父皇在太原和大同都有暗探,以免出现状况。信使拿了消息,第一站送的便是真定府,现在应该已经送回京师了。”朱标道。
这句话让在座不少人冷汗潸潸而下。
陛下在各地都有暗探,而且还不归锦衣卫管辖。
这让他们不寒而栗。
朱棡叹了口气:“怕是消息传到京师,又有人会说我的不是了。”
“大哥,有件事我想请教请教您。”
“你说。”朱标喝了口茶水,点头道。
“刚刚进来的时候,有不少百姓前来询问税收的事,既然大同府免税三年,是否也可以让这些划归到百姓手里的田地免税三年?”朱棡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有些沉重。
朱标也认真的考虑了此事。
倒是一旁的刘惟俊有些为难道:“王爷,这领了地的百姓有两千多户,要是都免税,这怕是每年有上万贯的出入……。”
朱棡凝眉:“这笔钱我来给!”
朱标当即拒绝,道:“税要免!这是朝廷推行的政策,不能让百姓为朝廷的失误买单,若是洪薯出了什么岔子,百姓辛辛苦苦地里刨食一年,还要交税。”
太子也不愧是太子,简简单单一句话便将事情说的无法反驳。
朱标道:“钱你也不用,朝廷不缺这一万多贯,若是连这一万贯的实惠都不能给这两千多户百姓,那朝廷一贯的努力是为了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棡道:“大哥,这笔钱其实很好平!”
“正好我发现了一个可以解决黎民百姓千年以来的取暖难题的东西。”
朱棡之前住的院子里就有一个铁皮炉子,很快就被人拆卸下来带到了衙门。
众人围着炉子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来是个什么。
“这是个灶台?”
“用铁做灶台,是不是过于奢靡了?”
现场的刘惟俊,张劲松,曹宏等官员都发出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