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詹天佑是哪里人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十五年咧!不行,把一个孩子送到那么远的地方十五年不能回家,这谁舍得呀?”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很快就要成年了,再过几年,就可以娶妻生子,送到花旗国去,那里的人都是白皮肤,红头发,蓝眼睛,孩子送到那里,喝那里的水,吃那里的饭菜,吸那里的空气,到时候,不也变成了白皮肤,红头发,蓝眼睛?变成红毛子,这事使不得!使不得!”

“朝廷为什么要出银子,还说十五年回国后赏给职位官衔,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朝廷的告示,总是骗老百姓的,有好事能给到百姓的孩子?看看就好了,千万别信!”

“听说送出去留学只是一个名义,其实是把这些孩子送出去做苦力的。”

“嗨!告示贴在这里有一个多月了,听说道台衙门、县衙还有很多乡镇公所门前,都贴了这样的告示,可没有听说有谁把孩子送来过呀。”

大家七嘴八舌,在那里凭着各自丰富的想象议论着。

满街的议论与肄业局里面清冷的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大清出洋幼童肄业局,座落在一个旧式书院里,正堂中央摆着两个牌位,一个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一个是“天地君师亲”的牌位。

一个大清的官员在厅堂里,拖着条长辫来回踱着步,此人瘦高的个儿,浓浓的眉毛,一双略显深陷的眼睛炯炯有神,嘴边留着浓密的八字胡,戴着一顶大清朝的五品候选道台官帽,帽顶上的顶珠非常醒目,身着长衫,黑色长裤外套一条宽口裙裤,白底黑帮布鞋,此时,他的心中正无限疑惑。自己为了朝廷能派出学生出洋学习,奔走呼号几近二十年,好不容易得到皇上恩准,可是老百姓似乎一点也不领情,朝廷的告示似乎对他们没有意义,这样的朝廷在百姓心中还有威信吗?老百姓不信皇太后、皇上和朝廷,那么老百姓会信谁呢?他真的不敢往下想,官府的告示,只要不是强行的,在老百姓那儿都是连个响屁都不如,最多只能成为说话的谈资,这是什么世道?是国家之幸?不幸?

这个在肄业局里忐忑不安的人叫容闳,他的官衔是五品江苏候补道。自从幼童出洋肄业局一个多月前挂牌起来,肄业局其他官员因公还没有到位,只有他在代表着朝廷在办理这件事。可是太难了,最初还有不少人前来打听,当人们听说是到数万里之外的花旗国,而且十五年不能回来,一个个都摇着头走开了,慢慢地,不要说打听,除了有时一些人围着门前那个告示闲谈外,就连到这里来张望一下的人都没有,容闳真是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奈。

容闳望着厅堂上孔子的牌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想到自己的家乡广东香山县南屏村,想到当年同村幼童都被父母送到私塾拜孔子而读经书时,自己却因家贫被父亲送到一水之隔的澳门一间西方人创办的马礼逊学校学英语的情景。父亲的目的其实很单纯,是希望容闳学好红毛语(外语),将来可以到外国人家里做佣人或者做通事(即翻译),以此谋生。可是容闳的人生却因此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没有走父亲为他设想的人生之路,而是被西方教会学校培养成中国第一位民间留学生,从少年时期开始,足足在美国读了八年书,并成为第一个从著名的耶鲁大学毕业的中国人。在美国留学期间,虽然受到的是西方教会的资助,学的是近代的欧美科学文化知识,讲的是美式英语,行的是西方礼仪,但黄皮肤、黑头发的他,始终有一颗中国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华夏子孙,特别是感受到美国鲜活的社会经济环境,矿山里威力无比的机器、海上乘风破浪的轮船、城市间穿山过岭奔驰的火车、大都市里高高的洋楼,都让他感受到西方科技的进步,他内心的深处总在思考如何利用所学,为自己的祖国做点什么。容闳出国时,祖国正经历过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回国的时候,正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炽热之时。容闳凭着自己精通英美语言和文化习俗、社会法制的特长,周旋于正与英美等国军队联合*太平军的江苏巡抚丁日昌、两江总督曾国藩之门,甚至还跑到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拜见了干王洪仁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想找到一个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的舞台。那时如容闳这样精通英语的中国人如凤毛麟角,十分奇缺,在朋友李善兰等人的推荐下,容闳得到曾国藩的赏识,受命前往美国,为当时正在上海兴办的江南制造局购买机器,取得了曾国藩信任,立了功,由曾国藩奏报朝廷,被授予五品军功之官衔。

香江初试(二)

在容闳看来,中国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技不如人,要想赶上西方国家,就必须让中国的子弟学习外国技术,向国外(特别是美国)派出留学幼童是容闳众多强国措施中的一项,也是他多年不懈奔走的目标。由于在兴办洋务和处理天津教案过程中,权倾一时的曾国藩深刻认识到向西方学习技术的重要,在丁日昌的斡旋下,在处理天津教案期间,他与另三位一同办理教案的官员四人联名上奏皇太后慈禧和皇上同治帝,提出了容闳设想的派幼童留学美国学西方技艺的计划。皇太后和皇帝传下谕旨,不仅同意了曾国藩等人的上书,而且指定两江总督曾国藩、直隶总督李鸿章两人具体督办、落实这个计划。

曾国藩、李鸿章是何许人?一个是*太平天国的操盘手,一个是巢灭捻军的总指挥,那可都是被认为清廷的中兴大臣啊。朝廷即使有反对之声,也敌不过曾、李二人的声威。容闳深知朝廷同意派出留学幼童这一决定的来之不易。上海招不到人,怎么办?

在上海招生招了近数月,只招到了来自江苏和福建、山东三省籍的六名幼童,其中一名来自福建,三名来自江苏,一名来自山东,而且都是有亲友在上海生活或做事的,上海本地的只有一位。无论官府如何张贴告示动员,无论容闳如何奔走劝导,就是没有家庭肯送孩子来报名留学。根据当时的情况,大凡诗书之家,多是希望孩子走科举之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谋个一官半职,遗荫子孙。学习机艺,说白了就是做匠人,老百姓谋生可以,但读书人学这些就显得身份低下了许多。读书人家不送子弟来报考,不读书的又不符合条件。这可是让容闳怎么也想不通的事情。

本来,根据曾国藩、李鸿章拟定的《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的规定,幼童应在上海、宁波、福建、广东等处挑选,朝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行文到这些地方,但各处的官员按要求张贴告示后,没有什么人响应,甚至连前来打听消息的人都没有。

这一天,容闳正在肄业局里为招收出洋幼童头大,突然,杂役跑来禀告:“容大人,外面有一老一小求见,好象是前几天来这里报过名的。”

正当容闳随仆人往外走时,那一老一小就进来了,见容闳,卟嗵一下跪在地上,口里拼命地说:“容大人开恩,请容大人开恩!”

容闳感到莫名惊讶,扶起老者说:“老人家,不用慌,有什么事慢慢说。”

老人家站起身,对着容闳说:“我这孙子前几天来您这里报过名,他父亲也写了甘结(承诺书)放在您这里。可是,您看,我这把老骨头,这孩子是我的长孙,他这要一去十五年,到时候我这把老骨头都不知道在哪里,所以说,这怎么行呢?请您把他父亲写的甘结还给我们,我这孙子不报名了。”

无论容闳怎么解释,老人家就是要撤回报名甘结,说着说着,老人家竟然还老泪纵横,实在没有办法,容闳只得把那孩子父亲写的甘结还给老人家,让老人家带着孙子离去了。

看着老人祖孙二人远去的辈影,容闳心中如倒翻了五味瓶,真不是兹味。

几天之后,洋泾滨附近有一个父亲带着孩子来报名,多少使容闳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可是第二天,孩子的父亲又一个人来到肄业局,提出撤回报名,容闳感到莫名其妙,昨天这人还很开明地表示,愿意把孩子交给朝廷,认为如能考上官学生的身份,那是很光荣的,希望在随后的考试中,能得到容大人的关照,让他考取出洋肄业的官学生,这样家里将来也不必为孩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