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日,乡试第二场,以五经、律法、杂为主题,以之为基本截搭出题,并试以诏、判、表、诰各一道,要求00字以上。
这次的数量看似少之又少,可是却是比第一场的难出来好多,这不是只会背育就能做的好的。
可不就是现代的议论了。
比议论还要难,截搭什么的,这审题稍有点偏颇,那这也就不用写了。
考官将题发放之后,就在考舍内转圈看了看。
在谢一林的考舍旁看的比别人的稍多了秒钟。
考官:很稳重,就是不知道写的如何?
毕竟考舍被锁着,草稿纸上写的上何字,也只能偶尔的看到一两个。
倒是谢一林在开始动在草稿纸上写的时候,有很多的考生还在抓耳挠腮的审题呢,最主要的就是题的方向是否解对了呢?
谢一林要是知道考官的想法的话,一定会给他一个大大的笑脸。
审题肯定没问题!
在此时,对于部分书目的精读熟记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尤其是看到的史书、典籍和传记记录,在解这方面题的时候有着很大的帮助。
谢一林做这方面的题不下千道了,这还真是要感谢老师了。
再次在心里感谢御史大人的题海战术。
解题千遍,其意自显!
更何况已经仔细的将题审过了。
午时,谢一林就将其的两道草稿打好了,放下,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太阳穴,喝了一口水,把衙役发放的干粮拿过来慢慢的吃了起来。
吃完之后,还眯了一会儿,清醒之后,用毛巾沾水擦了一把脸,可是仍然觉得太过的闷热,不知道是不是要下雨了?
下雨?
谢一林一想到有这种可能,脑袋就是有点当了。
这要是没有答完题,真的下雨了,可不太美好。
天的时间,就这么点地方,一下雨就算是有伞,也不宜解题做卷。
更何况八月的雨只要一下了,一时半会的也完不了,到时候这地方又闷又有水,时间稍微一长,那混合味再被雨水一冲。
这个味道肯定会更冲人啊!
一想到有这个可能,谢一林整个人都打了一个激凌。
那结果,自己肯定不想经历的。
本来还想着四道题而已,第一天两道,以后每天磨着解一道也不会太难捱,现在来看,还真难说啊。
摔!
谢一林感觉到自己的脑子一下子就清醒了。
不能想当然了,提前完成了最好,免的耽误大事。
方便了一下,用毛巾又擦了一把脸,坐下来就开始往正卷上誉写。
入夜,白天的炎热缓缓退下,换成了凉风习习。
更多的人开始挑灯夜战。
谢一林依然如故,东西收拾好,放在自己睡觉的木板下面,自己用被子一蒙,躺下即睡。
次日,谢一林仍旧是醒的最早的一个,是生物钟的缘故,也有被冻醒的原因。
外面似乎是起风了,能听到风的呼啸声,难怪身上有些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