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民国十大黑色特工大结局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1941年的一天,徐恩曾公馆来了一位中学时期的老同学——大名鼎鼎的邹韬奋。

徐恩曾特地到门口迎候,握着邹韬奋的手,笑容可掬地说:“恩润兄(邹韬奋原名恩润),你还是当年我们在南洋公学机电科时的作风,遵守时间,一丝不苟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统掌门——徐恩曾(10)

邹韬奋身材颀长,戴金丝眼镜,气宇轩昂,一副学者派头。他比徐恩曾大一岁,1917年两人同在上海南洋公学学习,是同窗好友。

两人边走边谈,进入了客厅。徐恩曾高声叫唤仆人沏茶、递烟、上水果,异乎寻常的热情。为了勾起旧时的情谊,他拍着邹韬奋的肩膀说:“恩润兄,想当年南洋同学称我俩为‘双星’,因我们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恩’字,真是不谋而合呀!现在,恩润兄荣任国民参政员,蒋先生视你为国家的栋梁,难得的人才,可敬可佩呀!”

徐恩曾为什么对邹韬奋如此客气,如此奉承呢?原来他是奉蒋介石之命,对邹韬奋进行“招降”。

寒暄过后,徐恩曾道出了本意。他说:“今天请恩润兄光临寒舍,有些话不知当说不当说。我俩同学几年,交谊甚深,我知道你不是共产党员,可你为什么老是为他们说话呀?你就不能为政府、为领袖说说话吗?”

邹韬奋一听,笑了起来,说:“可均兄,承蒙你高抬贵手,没有将‘共产党’这顶红帽子扣在我头上,也没有像当年抓‘救国会七君子’那样,把我再次抓起来……”

徐恩曾尴尬地笑了笑,打断邹韬奋的话说:“当年要不是我恳求委员长放你一马,你现在还坐在监牢里呢!”

邹韬奋心知徐恩曾完全是“丑表功”,但没有当面戳穿,只是轻蔑地笑了一下,继续说:“可均兄要我不替共产党说话,要多替政府、替蒋先生说话,这得有个条件。”

徐恩曾心中一动,连声说:“什么条件?好说,好说。只要你能站到政府方面来,什么样的条件我都可以答应。”

邹韬奋正色道:“只要政府和蒋先生能顺应民意,和*合作,共赴国难,真心诚意造成民族内部大团结来战胜日本侵略者,那么,我这支笔当然会替政府和蒋先生说话了。”

徐恩曾心想:“你这个书呆子还是这么死心眼,难道你不怕重蹈当年杨杏佛、史量才的覆辙?”他眨了眨眼睛,嘴上没有说出来。

邹韬奋说:“我不过是一介书生,只知抗日救国,于政党、主义并无研究,我只是凭我的良心说话。至于想说什么,那是我的自由。可均兄,这点自由你给不给呢?”

一席话,说得徐恩曾无言以对,对邹韬奋的“招降”以失败告终。

别看表面上徐恩曾对邹韬奋称兄道弟,客客气气,背地里他多年来一直派特务对其暗中跟踪、盯梢,搜集黑材料,必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这样的同学、朋友,真令人毛骨悚然。

徐恩曾生活奢侈,每天早上要吃一碗原汁鸡汤面,中午至少四菜一汤,晚上不是在家宴客,就是外出赴宴。他家中经常高官满座,除中统高级特务外,CC系的高官、各省市CC的头头脑脑,凡来重庆开会的,都要到他家拜访。后来,蒋介石要他兼任交通部政务次长,因此各省市公路管理局和几条铁路的管理局长,到重庆时也都登门送礼。

蒋介石任命徐恩曾当交通部政务次长,自有深意。他交代说:“中央的安排是要你利用这个职务的方便,在全国范围内布置一个完整的调查网,进行更大范围的*活动。”

可是官瘾十足的徐恩曾对“老头子”的耳提面命却没有细心体会,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结交钻营上,一心一意想爬到部长的高位。他心想:经济部长翁文源不是国民党员,只是个学者,如能将地挤走,自己弄个正部长当当,名位上比中统局长大多了。因此他邀集经济界人士开会座谈,草拟了一份《稳定当前经济的紧急措施》,呈报给蒋介石。不料蒋介石看了后,大为不悦,特意把他找去当面训斥说:“我要你在党员调查网上用工夫,调查党、政、军、文化、教育、财政、金融等部门有些什么人对政府不满;特别要在对付*方面下工夫,侦查他们的破坏活动,设法加以防范与制止。财经诸事,自有主管者在,你不必分心。”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统掌门——徐恩曾(11)

在蒋介石处碰了一鼻子灰,徐恩曾大失所望,自知当交通部或经济部正部长、升任为内阁阁僚的梦想破灭了。

“猎官”未成,徐恩曾转而“捞钱”。

交通部掌管着大后方公路、铁路运输交通。徐恩曾借此有利条件,在成都、昆明创办了汽车运输公司,在中印缅国境线上走私,油水很大,日进斗金。

三太太费侠对他说:“在重庆开些店,既不显眼,又本小利大。还可在郊区买些地,办个农场。眼下物价飞涨,但是老百姓再穷也得吃饭,办农场获利一定丰厚。”徐恩曾听后说:“夫人不愧是苏俄留学生,把人家的一套都搬到重庆来了,很好!很好!”

至于办农场和商店的本钱,徐恩曾和费侠指令中统局管钱财的亲信王学仁操办。他们不掏一分本钱,赚的钱都装进了腰包。

徐恩曾的二太太王素卿,这时住在成都。她曾在中央党部工作过,十分贪财,利用徐恩曾的权势也开了一家汽车公司,做起了走私生意。不料有一次她的走私货物被军统查获,有个债主被她逼死,司机又酗酒把人撞死。这些事都被戴笠一一侦知,记录在案,伺机对徐恩曾下手。

徐恩曾和戴笠,虽然同为蒋介石的鹰犬,但彼此为了争功邀宠,是势不两立的冤家对头,像斗红了眼的一对公鸡。

1944年的一天,中央党部内发现了一条标语,上写几个大字:“总裁*,中正不正”。矛头直指蒋介石。蒋介石得知后怒不可遏,下令徐恩曾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徐恩曾心知此事非同小可,对有关人员一一排查,核对笔迹。如此这般侦查多天,仍一无所获。侍从室多次催问,徐恩曾无奈,只得如实做了报告。

蒋介石又对徐恩曾当面训斥了一通:“你们都是一群饭桶!废物!人家骂我的标语都贴到中央党部来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养只狗尚能看门,你如此不尽职守,要你何用?”

徐恩曾被骂得狗血淋头,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只得一个劲地认错:“卑职无能!卑职知罪!一定再作彻查,务必侦破此案。”

屋漏偏逢连阴雨。徐恩曾刚受过训斥,戴笠又送给蒋介石一份“小报告”,在他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戴笠的“小报告”列举了徐恩曾本人和二太太王素卿大搞走私贩运,倒卖黄金、美钞、鸦片、西药、五金、布匹,还囤积居奇,与民争利,扰乱市场,放高利贷,甚至逼死人命等罪行。真的、假的情况一起向蒋介石禀报,把个徐恩曾说得罪行累累,铁证如山。

蒋介石这时对徐恩曾印象已极坏,再加上戴笠火上浇油的挑拨,直气得火冒三丈,立时提笔写了一道手令:“免去徐恩曾本兼各职,永不录用。”几天后又补了一道口谕,“徐恩曾今后不许再作政治活动。”时为  1944年初。

5月,国民党召开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在提交的六届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四百八十人的名单中,蒋介石亲手勾掉了徐恩曾的名字。

至此,在中统特务王国里作威作福长达十多年、双手沾满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鲜血的徐恩曾,狼狈地离开了政治舞台。

徐恩曾遭此打击,羞愧交加,痛不欲生。他闭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