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成皇后世子 > 第21部分(第3页)

第21部分(第3页)

“那你被抓走的这三天,是怎么度过的?”

“启禀娘娘,真是托娘娘的福,他们安排小的住在客房里,饮食招待都很好,三天之后就这样给放了回来了。”

明成皇后10(5)

“你说的都是真的?”

盲眼李堂主看不见闵妃的表情,但是听她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冷。

“启禀娘娘,小的说的全都是真的!小的猜测,大院君定是害怕娘娘,才把小的放了。”

“照你说来,既不问话,也没把你怎样,当初为什么要抓你呢?”

“启禀娘娘,这个小的也不清楚……”

在闵妃听来,李堂主说的全是谎话,定是大院君许其以利益,这个瞎了眼的小人坏了心肠,要背叛自己。闵妃面带怒容,却用安抚的口气说道:

“你不要害怕,照实说,大院府大监都问你些什么了?”

“启禀娘娘,他什么都没有问啊,真的连面都没有见!”

闵妃勃然大怒:

“事到如今,你还想欺骗本宫!”

李堂主扑通一声跪倒,带着哭腔叫着:

“启禀娘娘,小的没有欺骗娘娘,我说的都是真的,小的怎敢欺骗娘娘!”

闵妃紧皱着眉头,闭了双眼:

“李堂主,你听好,本宫知道你已被大院府大监感化……念在以往的情分上,如果你照实说来,本宫不会计较的。但是若你执意欺骗本宫,本宫绝不饶你活命。”

事态变得如此严重,李堂主瘫倒在地,不住地叩头,不住地念叨:

“娘娘!娘娘!小人无时无刻不记着娘娘的恩宠,怎能欺瞒娘娘,更不会背叛娘娘。小人所说的全是实话,全是实话呀,娘娘!”

闵妃脸色阴沉,望着窗外,叹了口气:

“大院君答应了你什么,你这样欺瞒本宫……”

“启禀娘娘,不,不是这样的!这些全都是事实啊!请娘娘明察!”

闵妃忽然站起,朝门外喝道:

“来人哪!把这家伙拖出去斩了!”

一片哭嚎声中,李堂主被拖了出去,即刻带往刑场处决。

闵妃走出寝宫,在王宫中的池塘边站定,望着粼粼的波光,喃喃自语:

“只用三天,他就和大院君联手,背叛我了……这世界,还有谁能相信?”

明成皇后11(1)

自从《江华岛条约》签订以来,日本商人在朝鲜攫取了巨大的利润,垄断了朝鲜市场,使八道人民的生活陷入极端困苦之中。不但大批手工业者破产,而且粮食缺乏,物价上涨,农民食不果腹。

闵氏一派执政政权之际,朝鲜形成了“守旧党”和“开化党”两派,在当时朝廷之中,大臣洪纯穆、金炳始等为便守旧之魁;闵台镐、赵宁夏、李祖渊等则为开化党的领袖。随着

日本在朝鲜的政治经济势力的增长,朝鲜统治集团“开化党”内部出现了亲日派。他们企图倚靠日本势力夺取政权。在亲日派中,有后来成为“开化党”首领的金玉均、朴泳孝等人。他们扬言变法图强,与日木维持友好关系,催促朝鲜政府派遣学生留学日本,聘请日本人协助改革内政。但是由于朝鲜人民特别仇视日本,亲日派在朝鲜没有群众基础,为了要实现他们的目的,便极力与闵氏一派相结托。

闵氏一派在外国的压力和清政府的倡导下,才开始寻求对外开放的,但他们对清政府自鸦片战争以来,屡屡在对外交涉中丧失权益的情况知之甚详,对琉球新近被日本并吞也很关注,所以对能否依靠清政府保护,对付日本、俄国等列强的觊觎心存疑问。因此诸闵虽不完全同意亲日派的政见,但保全自己的统治,也乐于和亲日派勾结,互相利用。而此时大院君集团虽已失势,但一直企图利用国人仇恨日本侵略者的情绪,及对闵妃戚族专横腐败的不满,发动政变,重握政权。这一切使得此时朝鲜内部的政治局势十分复杂。

高宗19年(1882),从年初开始朝鲜全境大旱,农人无法耕种。但是,王宫内仍旧夜夜笙歌,仿佛不夜之城。而此时的朝鲜李朝,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惴危,天地之间酝酿着一股杀气。

公元1882年7月23日,在《朝美条约》签订以后不到两个月,朝鲜爆发了“壬午兵变”。

兵变的起因由来已久。进入80年代,政府就经常不能按时给士兵发放饷米,自从闵氏政府在日本的诱劝下,建立了接受特殊待遇的“新式军队”——别技军之后,就使其他士兵愈加愤慨,旧式军队和别技军冲突不断。日本人为今后对朝鲜的侵略铺平道路,劝说政府改编军制。1881年12月,闵氏政府便将原有的六个营改编为两个营,当时又传闻军制改编后将会有一次大裁兵的消息,于是,士兵们对日本侵略者和闵妃集团统治阶级的义愤口益增长。

这个时期,由于支付日本敲诈勒索的通商口岸设备费、频繁的日本外交使节团的接待费、前往日本和中国的使节团和留学生的派遣费、以及行政机构和军队的改编费,又由于宫廷和政府日常经费开支的普遍增加,尤其是由于闵妃及其家族沉醉于迷信和享乐,任意挥霍宫廷和政府的经费,从而使国家财政支出急剧增加。另—方面,由于官僚、地主土豪的私有地不断扩大,免税地和漏税地不断增加,国家收入日趋减少,国库濒于枯竭,以至达到了连下级官吏和士兵饷米都长期无法发放的地步,国家正规军的饷米已经停发一年了。

驻在汉城的军人大部分是出身于往十里、梨泰院一带的贫民,是领军饷、执行值班勤务的雇佣兵。他们每月只得到小斗二斗左右(约15公斤)的大米作为军饷,却负担着沉重的军役。这些军人单依靠军饷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维持家庭生计的,于是,在不值勤时,便不得不去做农活或打短工。但是军人们持续13个月没有领到饷米,不满情绪增大到一触即发的程度。

宣惠厅觉察到军人的这种形势以后,便于1882年7月给军人发放了一个月的饷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