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凉们,甚至包括几个汉子,都觉得有些不太自在。
反倒是方博,居然很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摇头:“还好,最关键是学厨也蛮有意思的。”
痘痘哥微哂,表示不赞同他的意见:“学厨又不是只有打工才能学,现在那么多厨师学校,随便找一家,也比你去干苦力强吧。”
苦力?
先抛开那些厨师学校的速成式教学到底比不比得上师徒间心口相传,单说依靠自己的劳动和双手吃饭,你也毫无立场说什么苦力之类的话啊同学。
那些和刀案锅灶相伴的人,他们中绝大部分或许不懂电子商务,也看不明白股市k线图,品味格调更是无从谈起。
然而用味道调剂生活,以烹饪立身行道。
付出的是汗水和劳动。
面对这样的人,你是不是先考虑能够独立谋生以后,再来加以点评呢?
但方博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很平和的语调解释了一个事实:“饭店里面能学到的东西更多,比厨师学校要实在一点。”
痘痘哥还想争辩。
可当他和方博对视的时候,对方眼中的真诚和坦然,让他陡然无言。
面对一个毫无自卑感的人,自己那点自以为是的优越,仿佛一下子就变得可笑了起来。
……
诡异的气氛来得快去得更快,不一会儿,场面又重归喧闹热烈。
但和之前不同的是,无论男生女生,和方博聊天的语气更加随意,态度更加热忱。甚至,还隐约有一份钦佩在里面。
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失落与不顺。
但毫无疑问,大家都喜欢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家伙。
有男生直接就拿方博当哥们了,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后,揉着肚子咨询未来大厨:“方哥,这边有没有什么解腻的东西?要不我去买点水果拼盘来吃吧?”
“你不怕拉肚子就去买了吃。”
方博笑着给出了更好的建议:“出门左手边的超市门口,有一个买顶顶糕的摊子,我比较推荐那个东西。”
第二十八章 爆脑子
'''cp|w:257|h:164|a:l'''(五一长假去摘樱桃吧,嗯,本人没假,做餐饮就是这么苦逼)
方博一直都觉得,不同的食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烙印。
排骨炖藕和老火靓汤,里面藏着妈妈(奶奶外婆)的味道;油焖大虾和烤串,则只有和三五至交才能吃得尽兴;螃蟹现在虽然已经是大众美食,但终究还需配上黄酒秋菊,于文人口中更显意趣;而甜甜蜜蜜的小情侣之间,一杯简单的奶茶也有香浓滋味……
那么顶顶糕呢?
如果非要给这个名字有趣,制作过程也有趣的小吃,设定一种独有属性,那么一定就是“冬夜的温暖”。
黄昏已至,北风微凛,你独自在华灯初上的街头踽踽而行,忽然发现身边有老人挑摊售卖,没有招揽客人的吆喝声,只有滚滚蒸汽后面那一张和善的面孔。“怎么卖的——两个一块钱——拿两块钱的”,然后驻足,看着老人将米粉塞进竹筒,再压上一层香甜的桂花红糖,不一会儿,丝丝袅袅的热气飘过来,是可以培暖心扉的温馨,周身寒意都不知不觉的散去……
满足和安适浮上心头,整个人都被笼罩在其中,于是,这个冬夜便也不再寒冷了。
又或者两三个小孩围在摊前,你争我夺抢着第一块出笼的糕点,可是香甜的滋味入喉下肚以后,大家还是好朋友——这是属于童年的美好记忆。
虽然旧日时光早已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