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讪笑两声,心态相当不错的打荷仔马上又拣出两个红皮水萝卜,飞快的切了起来。
孙强脸上并未显露什么情绪,但心里面,是非常满意的。
这小子的天分就不用说了,更难得心态一直都端正且乐观。没人教他,他自己努力学习,有人教导,他谦虚的努力学习,勤奋之外,态度更佳。想来这种徒弟,没哪个师傅不乐意收下的吧。
可惜自己没这份精力……
“嗯,现在这就对了,其实所谓刀工,无外乎切、片、削、剁、剞,通常来说连稍微复杂一点的劈、剔、剜、旋、刮都用得少,就更不要扯那些什么**菊花刀开屏刀鳃纹刀了。技法只是最末等的东西,明其物性,把食材的特点全都吃透,然后根据烹调需要来具体处理,这才是刀工的唯一秘诀。”
虽然没机会,或者说也没太大资格收这小子为徒,但指点一下将来的烹饪大师,孙强还是挺有成就感。
方博没说话。
或者说,他没功夫开口。
用刀即是用心,更何况还要边消化孙强的指点,边体现在实践上面,实在太占据大脑cpu。
直到两个萝卜重新切完以后,他还打算从孙强那里再掏点干货出来呢,却被前厅传菜员给打断。
“今天真是邪门,都2点了还有这么多人来吃饭,孙师傅你赶紧,现在一共来了三桌客人……”
我了个大去!
说好的值班时间相当空闲呢?
今天不该我值班的好不好。
方博一张原本很是清爽小帅气的脸,顿时抽搐成了苦瓜。
姓孙的我们没完!
临近年尾,又是非周末的上班时间,店里一般都只配了一名值班的炒锅师傅,所以饶是孙强身手不凡,却也被忙了个焦头烂额——客人是不会理睬这些的,反正俺们给了钱,俺们要赶紧吃饭!
以至于到了最后,眼瞅着只剩下三个菜的时候,孙强实在有些挨不住,扫了荷台一眼,忽然对方博道:“怎么还有个家常豆腐?这个菜很简单嘛,小方你来炒好了。”
啥?
让,让我上灶?
方博一时间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又问了一遍。
“废话,你不是一直都想自己来掌勺的?正好有机会,莫要怂!”孙强趁着锅里还在烧热油,把旁边炉头上的灶台风门打开:“赶紧,就是最常见不过的一个家常小菜,来来来,先炸豆腐走起。”
后厨里的管道抽风机在头顶上轰轰作响。
前面是柴油灶的风门嗡鸣。
孙强手中的食材已经下入锅中,正在过油轻炸,兹啦一片的声音搀和进来,混入了方博的耳朵里。
自己连打荷都是新人,能驾驭面前那一口厚厚的铁锅么?
犹豫仅仅盘旋了两秒,脑里一热,他已经抄起了搁在灶台上的长长炒勺。
名为家常,确为家常,家常豆腐,就是一道最最名副其实的菜肴,各个菜系里均有它的一席之地。
三味鱼坊经营鄂菜,却又因为地域关系,受川菜影响最大,所以酒店的这一道家常豆腐于用料和烧制上,也带了两份川菜的影子。
水嫩的聚酯豆腐切成三角小块。
这种食材和传统柴火豆腐比起来,少了几分农家土香,但胜在口感更为柔嫩。尤其是下锅过油,炸成耀眼夺目的淡金黄色以后,表皮是一层薄薄的酥脆,内里依旧保持着一触即散的水嫩,用来焖烧最好不过。
五层三花的肚腩肉,是大清早新鲜采买回来的,此时已经被切成了巴掌大的薄片。
许是因为入冷库轻冻过,所以这些五花肉格外利于下刀,看上去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和北方的涮羊肉片比起来,竟也不差什么了。
七成热的油温下锅熬煸,与回锅肉烹法相类,随着肉片缓缓蜷曲成了灯盏状,新鲜猪肉的浓郁酯香也随之飘起,对于一个吃货来说,所谓声色之美,无过于此。看那肉皮油光剔透,肥膘晶莹诱人,两层瘦肉则浸染上一抹褐金色,火候端端儿是恰到好处。
熟悉了炉头灶台,也熟悉了手中的工具后,方博的紧张慢慢散去,动作更加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