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小鞋匠舞蹈视频 > 70 武侠世界世俗酒馆44(第1页)

70 武侠世界世俗酒馆44(第1页)

“集古斋”是一间三开间的门面,就在省城某个不怎么起眼的小街里头,颇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味道,搭配上韩秋生那万年不变的道士造型,人还没进去呢,老三就先哈哈的大笑起来。

韩秋生一时有些不知道他笑什么,满脸莫明,倒是听到声音出来的那东家老者一见韩秋生,立马就领悟到了老三的笑点,也跟着笑了起来。不过人家显然更有涵养些,笑的并不夸张,只是带了几分戏拟,还很有范儿的给韩秋生行了个道礼。

“这位道长,在下有礼了。”

“善信有礼。”

韩秋生这绝对是下意识反应,清虚观礼学来的,他真不是道士呀,这个绝对是要和广大读者说清楚的,这反应他自己都下了一跳,许是装道士装时间长了的缘故?

不过用到这会儿倒是十分的合适,那老者一看他的样子,面容越发的慈和了起来,一边虚引着人往里走,一边唏嘘道:

“多少年没这样问候相称了,我小时候那阵,我祖父也是道家信徒,几乎每月都会领着我去抱阳观和主持观主下棋。哎,可惜啊,现如今……抱阳观连废墟都找不到了。”

这话说的就伤感了,不过是道门信徒好啊,是道门信徒,韩秋生就不怕被坑了,突然间感觉自己这道士身份也还挺有用。

“这抱阳观因救助守城,而被倭人夷为平地的事儿,小道也曾听闻,虽颇为遗憾,然可为救助天下苍生而没,那抱阳观的同道们想来也必定无憾。至于道观被毁?缘起缘灭,不必太过在意。”

韩秋生既然充了道士,那还是挺敬业的,不仅在这80年的世界里好生的关注了一番如今的道门形势,就是一些道门的规矩,道家的书籍,甚至是各种理论也接着穿梭的三倍时间,好生的了解了个通透。如今说起话来,别说是那些已经和佛道有了距离的普通人,就是这老者这样的旧日信徒,听着也相当的有水平。

“也是,虽说抱阳观没了,可功德在那里摆着,青史上也少不得留下几句清名,比那些个碌碌无为的,泯然于众的不知道强了多少去。”

还青史留名?呵呵,果然不愧是博物馆出来的,文人的性子可真是够刻骨的。

韩秋生心下暗笑,只觉得这老头一把的年纪,性子居然还留着几分理想主义,实在是有趣,那边听了半响的老三有些憋不住了。这两个打从一见面,这说的话,就没让他舒坦过,总觉得自己在他们面前就像是狗尾巴草一般,粗鄙的让人想躲起来。

这会儿好容易听着断了声,他忙不迭的开始插话了。

“陆大伯,今儿我带小道士来,那个为了什么,电话里已经说了,您看这……”

按照以前文人的规矩,哪怕是做生意呢,那也得先寒暄过了,然后用一个相互交流物品的理由,才能不带丝毫铜臭的将交易进行下去。

老头从见到韩秋生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那一股子古意的时候,下意识的就开始往这个方向在行进着,而韩秋生呢,也同样配合的挺默契。可谁让这儿还有个第三人呢,还是这么个大老粗的第三人,所以这装模作样的仪式立马就断档了。

也就在断档的那一刻,韩秋生和老头两个才反应过来他们刚才在做什么,相视一眼不禁失笑了起来。

而这会儿老三却怎么都没搞懂他们到底是笑个什么,想想前头那些话,再想想这笑,老三摸着脑袋,含糊了一句:

“真是奇了怪了,这两个魔怔了不成?笑什么啊。”

笑什么?笑即使禁锢了十年,有些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依然坚定的存在着。笑我们的文化礼仪依然在传承,同时也在笑他们自己,即使历经了改天换地,却依然坚守住了自己的根。

“是了是了,我和小道长说的兴起,倒是忘了正事儿。来,里面坐,我刚沏了一壶好茶,咱们边喝边聊。”

虽然这是个追逐金钱的年代,可文人嘛,哪怕再爱钱呢,也要假模假式几下是吧,这喝茶就很能缓解尴尬。

茶桌上,清亮的茶汤一倒,温润的茶香一扬,韩秋生感觉这有些发冷的冬日一下就变得温软起来。小小的眯了一口茶,等着看所有人都喝过了,就顺手将口袋里的金锭子拿了出来。

“我就是为了这个东西来的,明代官锭十两金。”

从他掏出那金锭子开始,那陆老头的眼睛就盯上了,等着韩秋生将金锭子放到了茶桌上,他更是迫不及待的擦了擦手,伸手拿了过来细细端详起来。

“印记清晰,保存完好,好,好啊,看着这样子,怕是这些年一直放在隔绝空气的地方吧,表面连半点氧化腐蚀的痕迹都没有。”

“确实,藏地下了,不然那些年早让人给霍霍走了。”

“也是,这两年能拿出来的,基本全是这么藏的。”

说完这个,陆老头转身取了个小称,当着韩秋生的面称量了一下,又用工具,刮了一下表面的某处,放到一边的某个仪器上测试了一番,等着结果出来,这才笑着转头对韩秋生说到:

“确实是官制的,纯度91,分量也对。足足有373克。”

那能出错?这可是韩秋生找了林大春从荣府银库里兑出来的,不仅是官制,还是户部制,不管事成色还是分量,绝对保足。

他这里点头,老三却不懂了,皱着眉头问:

“怎么是这个数?10两不应该是500克?怎么只有这个数?”

有人问,还是认识的,陆老头自然是要解释一下的,免得传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里缺斤少两糊弄人呢。

“明代的一两和咱们现在不同,只有373克,十两可不就是373克?要是一斤,你听着还能好些,因为那时候讲究的是16两制,一斤也就是5968克,和咱们现在的5000克差了近2两,平均下来差距小些。不过那个时候虽然16两是官制,可民间已经开始习惯了十进制,所以常用的各种银锭和金锭,都开始按照5、10铸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