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价格嘛,还是明显诚意不足,最高的一家也才出了500万美金,一次性买断。
这简直就是打发叫花子,毕竟北美目前还是整个世界第一大电影票仓。
与此同时,在戛纳影节宫的最高层,由于本届所有主竞赛单元的18部电影全部已经展映完毕,最终的奖项评定环节终于拉开了序幕。
为了保证公平,不受外界干扰,九位评委在电影节期间一直是由官方单独负责电影放映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照顾,他们这段时间也一直宅在影节宫,几乎不外出,更不会和任何一个剧组成员单独相处,以免引起任何误会。
大卫林奇已经72岁了,老头子身体一般,不过精神还好,手里经常点着一根雪茄,作沉思状。
这届九位评委,主席大卫林奇之外,还有一位来自美国,一位来自东瀛、一位来自墨西哥,剩下五位都是欧洲人,法国两个,英、意、西班牙各一。
所以虽然评委会主席是个美国佬,但是最重要的权利还是掌握在欧洲人手里,尤其是法国人手中。
大卫林奇也了解这一点,所以他并不没有那种一言九鼎强烈要做决定的想法,而是摆出了一副民主讨论的样子,大家一起共同做决定。
而此时,几位欧洲评委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达成了一个共识。
这届戛纳电影节,欧陆本土的电影并没有太过出彩,反而出彩的三部,一部是好莱坞电影,一部是伊朗电影,一部是华国电影,这就很尴尬了。
没有本土电影,评委们就没有了据理力争的必要,反正都是别人的,给谁不是给呢?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MK2公司的建议,似乎就非常有必要听一听了。
评委和MK2公司之间,当然不是简单的钱权交易,那样太低级太粗暴了。
而是更高一级的礼尚往来。
文艺电影嘛,很多时候都是导演一个人的梦呓和头脑风暴,不被观众理解也是非常正常的,因此票房大多不如意,收回成本的概率并不高,能够大赚的更是凤毛麟角。
作为法国乃至欧洲最大的文艺电影片商,MK2就经常投资一些欧洲导演、欧洲演员出演的文艺电影,不计成本,不求回报。
然后如果你把这电影和电影主创的名单全部列出来并且整理一下,就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这些导演、演员似乎和戛纳电影节的评委,高度重合。
只不过有的是当评委在前,拍电影在后;有的是拍电影在前,当评委在后,时间间隔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
几十年来,MK2公司围绕着戛纳电影节,已经织起了一张巨大的人脉网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当然,戛纳电影节最基本的吃相和公平性还是有的,电影好与坏,大家都有目共睹,不可能说让一部大烂片拿大奖,那就坏了规矩。
一般操作都是在两可之间,相差不大,给谁都行,这种情况,才会有公关的空间。
《剑舞倾城》如果是一部烂片,那别说想要争三个大奖了,一个都没戏,别说300万欧元了,就是3000万也买不来。
维克多也只能把意思带到,至于究竟大奖花落谁家,还要看评委最后的想法,和投票结果了。
评委们之间的博弈也非常有意思,投票只是最终手段,很多时候大家就像在进行辩论会一样,用言辞来改变别人的想法,拉拢支持者。
每个评委都有自己欣赏的电影,有的感性,有的理性,有的外放,有的内敛,有的喋喋不休,有的沉默寡言。
可以说每一届电影节,发生在评委之间的故事都非常精彩,只不过从来不被外人得知罢了。
当然,三大电影节的评委只有九个,可以说每个评委的权利都非常大,他们的喜好将会决定奖项的归属,由不得不慎重。
而比三大电影节还要知名的好莱坞奥斯卡,每一个奖项都是由几千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员投出来的结果,公关的方式就截然不同了,更多是通过媒体、看片会,还有一些广泛投递和寄送的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