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可知道卓夫人的来意?”
“知道!”徐令宜道,“老卓刚才跟我说了。
“你怎么说的?”十一娘有些紧张。
卓家太复杂了,不是良配。
“我连人都没看见,怎么能随意应喏。”徐令宜道,“自然打了个马虎眼。”
卓家既然起了这个心,只怕还有下一次。
十一娘拉了徐令宜往内室去:“侯爷,这件事我们要好好合计合计才是。今年真是……”她思忖了一会才想出一个形容词,“你方唱罢我登场!”
她一向沉稳大方,徐令宜很少看到她这样急切。
他笑着由十一娘拉着进了内室。又见十一娘只披了件夹衫,随手将自己搭在衣架上的一件佛头青的素面杭绸鹤氅拿在了手里搭在了十一娘的身上。
初夏的夜晚还有些凉意。
十一娘拢了拢衣襟,把自己裹在宽大的佛头青素面杭绸鹤氅里,笑着说了一声“谢谢”,和徐令宜一右一左地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
“今天蒋夫人也来了!”她从一旁的暖桶倒了两杯温水,一杯给了徐令宜,一杯放在了自已的面前。
徐令宜接过茶盅:“我知道。飞云还责怪我没有给他下帖子。”
十一娘喝了一口温水,道:“那您知不知道。蒋夫人今天还把自己娘家的一个侄女带来了。”
徐令宜挑了挑眉。
十一娘道:“听蒋夫人那口气,是想和谕哥儿结亲!”
“飞云却只字未透。”徐令宜有些意外,沉吟道,“蒋夫人的娘家侄女……我要是没有记错,蒋夫人的父亲世袭的许州指挥使,在当地也算是大族。只是不知道她这个侄女到底是哪一个房头的?”
“是哪个房头的我不知道!”十一娘苦笑,“听蒋夫人话里的意思,她这侄女自幼父母双亡,由她抚养长大。生母是昌州大户,嫁过来的时候七、八千两银子的陪嫁,外家做主,全留给了她这侄女做陪嫁。如今由蒋夫人管着。”
徐令宜听了不由抚额,想起周夫人来:“她提的是哪一家?”声音里隐隐含着几分期待。
“说是她娘家的侄儿。”十一娘道,“和福建任布政使的那位是一个房头的。比我们家贞姐儿大三岁,是家中的独子。还说人长得眉清目秀,性格也很温和。去年还考中了童生。”
徐令宜听了眉头微蹙:“‘和附件任布政的那位是一个房头’,那就是旁支了。可说了家中有几个姊妹没有?”
“说有三个姐姐,都嫁了。”
“知道嫁的是什么人家?”
“当时人多,没来得及细问。”
“三个姐姐,性格又很温和,”徐令宜道,“只怕是盼来的老来子,多半很是娇宠,没什么主意。”说着,长叹了口气,“我们俩个是要好好合计合计才行!”
第一卷 第315章 挑选(上)
十一娘闻言苦笑:“所以我才头痛啊!”然后下炕去了外间。;徐令宜正奇着,就看见她臂弯上横搁着宣纸,手上捧着砚台,砚台上还放着个装了毛笔的黄竹大笔筒走了进来。
“这是要干什么?”他忙上前接了砚台和大笔筒。东西的确有些沉。
十一娘甩了甩手腕,低声向徐令宜道了谢,道:“我们得好好合计合计才是!”徐令宜不解。
十一娘已坐到了炕上,挽了衣袖开始磨墨。她皓腕纤细,手指修长,磨了好几下水还浮在砚台徐令宜就接了磨石:“我来!”
十一娘没有和他推辞,把宣纸铺在炕桌上,看着清水变成了一洇黑色,提笔点了墨,在宣纸上写了个“卓”字,然后又写了一个“王”宇,一个“李”字,一个“蒋”字。
卓字代表卓侍郎家,王字代表周夫人娘家,李字代表李总兵家,这三家都是来求娶贞姐儿的,而蒋字则代表了蒋飞云的侄女,他们家是想和渝哥儿结亲的。徐令宜这才明白她的用意,不禁微微笑了起来。
十一娘做事,很喜欢条理分明。
他指了“蒋”字:“这家就算了。”父母双亡,住深里想,是相克的八字,也难怪徐令宜第一个就把蒋家排除在外。
十一娘点头,把蒋字画了个圈圈。这样只剩下卓、王、李三字了。
“这样也好。”她道,“先把贞姐儿的婚事说妥了再议渝哥的婚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