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全球经济危机2021 > 第6部分(第2页)

第6部分(第2页)

于是,我们在巴黎曾经看到的事件,又在伦敦街头重新上演。甚至就是在议会还在为是否实行“南海计划”激烈辩论的时候,南海公司的股票行市已由300%涨到400%。

1720年4月12日,南海公司举行了第一次股票募集。本来是要按300%的股票行市募集100万英镑,但应募者异常踊跃,以致总数被提高到250万英镑。几日之内,行市涨到340%。

为了能够将公司股票的价格哄抬得更高,在4月21日的董事会上,南海公司宣布夏季发放的股利为10%,所有认股的股东都将享受到优厚的股利。这似乎更进一步印证了假想中公司无比光明的盈利前景。

4月30日,公司举行第二次募集。初尝了股利的甜头,人们的投资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开来,投资者趋之若鹜。公司原本是要按400%的股票行市募集100万英镑,结果总数被提高为150万英镑。

5月中旬,南海公司股票行市被抬高到500%,到6月22日已涨到890%。

紧接着,公司第三次募集以1000%的股票行市募集500万英镑。结果也超额募集了,行市涨到1100%。

此时,伦敦的投机狂热继涨增高,一切社会阶层都参与进来。南海公司的经理、董事之类,摇身一变成了伦敦的一流人物。“正如劳氏在法国变成国家元首以下最有势力和最受尊敬的人物一样,南海公司的理事们和主管人员也是红得发紫,前者中有的甚至被提升到从男爵爵位。在交易所街(伦敦街名,当时的交易所即设此街),各种身份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上下贵贱,都聚集到那里,拥挤得简直不成话。”

一夜横财的故事总是那么的吸引人,当时的社会风气甚至发展到不拥有南海股票就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地步。

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英国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连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漩涡。以至于在事后牛顿不由得感叹:“我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天体的运动轨迹,但我却无法计算出股票市场的变化趋势。”

随着股票一天天地增值,许多人放弃了工作投身股市。还有什么比又容易又快速来钱更使人着迷的呢?

贪婪是永无止境的。南海公司股票价格的一路狂涨,导致各种其他股票价格的上涨。股票上市来钱是如此容易,以至于在社会上引起了创办公司的热潮,到最后掀起一股公司滥设狂潮。按英国当时的制度,公司必须经国王特许才能成为独立法人,即成为“特许公司”。但无特许状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未被禁止,而政府却保有禁止权。若干年来的习惯做法是:企业创办人先成立公司,然后再设法取得特许,或干脆在没有特许状的情况下经营。 txt小说上传分享

“投机公司”的兴起(2)

因此,在伦敦街头,数百家无奇不有的公司被创办起来,以此招募股份和发行股票或票签。这些莫名其妙的公司都试图将其股票向大众推销,然后拿去投机。人们此刻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所说的能获取巨大利润。而那些没能尽早买到南海公司股票的民众,生怕失去碰到下一个南海公司的机会,纷纷把大把大把的血汗钱投入到这些莫名其妙的公司。实际上,这些公司大多数是子虚乌有的“泡沫”公司,其公开业务也往往荒诞不经,但从只有几便士的穷汉到百万富翁,无不上当受骗。

麦克斯·韦特在他的危机史著作中把当时创设的公司罗列了出来,总共不少于202家。这些公司的骗局性质,往往在公司的招牌上就标明了。现在只略举几个,以见一斑,如:

永动车轮开发公司、专营人类头发买卖的公司、专营从西班牙进口翠鸟的公司、英国养马促进公司、利用锯末制造交易机械的公司、重振格林兰捕鲸事业的公司、马保险公司、庭院改良公司、孩童运气提升公司等等。

只要稍稍思考一下,不难发现这些公司是绝没有任何营业利润可言的,然而还是有那么多的股份公司为它们而设立起来,并实行招募股份,成为投机的目的物。这些新成立的公司有的只持续一两个星期,就销声匿迹了,有的甚至连一个星期都坚持不到就寿终正寝。但大家并不是为了公司本身,而是专为投机利润而来。一位伦敦的印刷工人登记了一家“正进行有潜力生意”的公司,他声称“他有一个新计划,要筹集200万英镑来从事一项利益非常优厚的企业,它的目的暂不宣布,日后大家都会知道”。 虽然没人明白该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但是人们仍然应募这种“企业”,并把他们的钱交出来,在六小时之内这家“公司”卖出了2000英镑的股票。要知道,2000英镑在当年可是笔巨款。不过很快这位印刷工人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这类骗局公司的名义资本,通常都不少于100万英镑。但第一期交款数额很低,半先令、1先令,直到100英镑,因此,即使很穷的人也能够参加到投机活动中去。

类似这类骗局公司的设立,都没有得到议会的准许,或者只是以过时的许可证为根据,都是不合法的。虽然如此,那些社会地位高贵的人也还是会去参加泡沫公司的投机。例如,英国皇太子威尔士亲王做了非法创立的“威尔士铜公司”的理事长,并由此而赚到据麦克斯·韦特所说的4万英镑,但据鲍尼香说是6万镑的利润。甚至英王自己也于1718年就任南海公司的行政长官,并称南海公司为他的“爱子”。

此时,整个英国社会只有一个要求:股票!

投机家们则用越来越大的股票发行,或者说用越来越广泛的股份募集来响应这一要求,行市越涨越高。在1720年夏,投机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所有这种股票价额,总计约5亿英镑,相当于那时大不列颠全部不动产价值的2倍和当时整个欧洲流动资金总数的5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泡沫公司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