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敬无奈摇头叹息,他心里还在暗忖,这位张先生的思路,果然跟一般人不一样。
……
……
翌日午门朝议。
所有大臣都等着皇帝跟他们商议会试鬻题案的进展,毕竟来日就要放榜,照理说填榜的事在当天就要完成,内帘官的差事也要结束了。
朱祐樘却一直到朝议快结束时,还是没提任何一句有关鬻题的事,甚至有言官出来提及相关的事,都被朱祐樘喝止。
最后由刘健以首辅的身份出来问询:“……陛下,听闻会试内帘主考官做了案情的上奏,不知应当以何等方式,应对明日会试的放榜?”
朱祐樘道:“李阁老在内帘查过,有四份值得怀疑的卷子,却并未有涉案人等在内,程敏政也自始至终未曾参与到阅卷,未有任何一名考生是从他手上选上去的,单以他提前鬻题论,题目也是他跟李阁老商议所出,有李阁老的奏疏为证。敢问诸位,还要让朕怎么查?”
题目不是程敏政一个人出的,批卷的时候程敏政被晾在一边,结果也没找出任何有关张周、唐寅和徐经三人涉及鬻题的证据。
就问这事还要继续查,是拿大明的法度当儿戏?
在场的文官也很头疼。
关键就在于华昶和外间的士子,在议论时压根就不知道皇帝能另辟蹊径把程敏政阅卷的资格给剥夺,外面的人传言说程敏政怎样利用提前鬻题,跟唐寅他们商量好的,用什么暗语来把这些人选上去……还说程敏政选一个人上去收多少多少银子……
事传得是很邪乎,但现在上来第一条就被否了。
在程敏政连卷子都没阅的情况下,说破大天,程敏政最多是可能提前跟外人商议过可能会出的题目,但这种指责要求的证据环节可就多了,考卷都是一样的,怎么确定一个人是接受了鬻题还是没接受?
连大名鼎鼎擅于智谋的李东阳在内帘考察了半天,也没把唐寅等人给逮出来,本身就说明这种鬻题有或者没有,根本难以从证据上定断。
“那陛下,既然程敏政鬻题本无罪证,那为何又要在内帘阅卷开始之前,将他主考资格剥夺?”
出来质疑的是闵珪。
在这件事上,闵珪好像比谁都积极,似乎最想把程敏政置于死地的人,就是他闵珪。
朱祐樘冷冷回道:“朕为何这么做,诸位卿家难道不清楚吗?”
闵珪本还要质问皇帝,却变成被皇帝质问。
闵珪差点就要说,我们当然不清楚,随后他发现谢迁在给他打眼色,让他不要再说下去。
很多人其实也看明白,皇帝提前就把程敏政阅卷的资格给剥夺,除了有考试结束后外间已有风闻外,还因为之前在会试主考都没定的情况下,程敏政已牵扯到一次荒唐的鬻题案中。
这已是第二次。
而上一次也是文臣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提出要严查程敏政,而当时始作俑者还是本次会试同为主考官的李东阳。
到现在很多人都没看明白,李东阳那次为什么要在毫无凭据的情况下针对程敏政。
很多人这次攻击程敏政,也是因为从上次李东阳对程敏政的攻击中找到“灵感”。
他们不知道的是,上次鬻题中,李东阳是因为被外间所传的题目盖到他心中想出的题目,惊骇之下才提请让皇帝去查,而不是专门针对程敏政一人。
很多人却会错意,以为是内阁要将程敏政给拉下去。
朱祐樘道:“明日放榜之后,若再有议论之声,必要有证据方可。朕会继续查问程敏政和徐经,若他二人无私相授受,朕会还他们清白,若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朕也绝不姑息。”
大臣很快就听出来一些与先前的不同。
皇帝非但把张周抽离,好像这次连唐寅也没了,这意思难道是说……唐寅的嫌疑也洗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