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
曹化淳赶忙遣人去将国书取来。
待到国书取来后,朱由检仔细看了一遍。
确实和曹化淳说的差不多。
不过用词上,倒是看得出来朝鲜在很小心翼翼,生怕惹恼了自己。
朱由检看完后叹了口气,说实话,他听曹化淳说时,确实觉得朝鲜国王在故意羞辱他,但是看过国书后,朱由检却觉得李倧不但没有这个意思,而生怕他误会。
李倧虽然深受建奴之害,但是他性格懦弱的很,即使是自己明确说了建奴入关而来,建奴老巢空虚,结果李倧都仍旧不敢去招惹建奴。
这已经算是懦弱到了极致。
而今自己邀他出兵,结果倒好,他也不敢得罪大明,左右不敢得罪的权衡之下,便下了这一步烂棋。
但这并不是他出百来个兵来敷衍大明的借口。
朱由检脸色平静的将国书递回给曹化淳。
“再写一封诏书给他,言辞严厉一些,告诉李倧!他出兵也好,不出兵也罢,朕不在乎!但是这样戏弄朕,朕很不高兴,告诉他,他与建奴互市,他朝鲜国内不少人与建奴眉来眼去,朕不是不知道,他自天启五年受册封以来,朝鲜天怒人怨,致使灾祸不断,兵变不断,听说他还有个儿子叫李什么?反正告诉他倘若他无法为君,无法为朝鲜国国民一个太平,那就让他儿子来做这个国王算了。”
这已经是十分严厉的威胁。
而朱由检就是要逼着李倧二选一。
选择大明,那就发兵出力,不选择,那我看你这个国王也不要当了,上台一个能发兵的国王来。
不过威胁也仅仅只是威胁而已。
朱由检知道自己当前根本无力去插手朝鲜国的事情。
曹化淳不敢怠慢连连记下,他只能记下中心思想,这个活他没法干,得送给内阁,内阁再让分发下去给鸿胪寺衙门的人写,写出来还得再经过多个大手子润色才会最终呈上来给皇上决策。
朱由检又问道:“其余还有什么消息?比如洪承畴那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陛下的话,有。平奴左都督洪承畴接旨之后,涕泪横流,感恩戴谢,言及自己虽才学疏浅,却不敢妄负皇恩,还对军机处之计策十分赞叹,他说会迅速集合诸卫所之力行之调遣,必不会让建奴逃了去。”
朱由检笑了笑道:“怎么帮他说这么多好话?他给你送了多少钱?”
曹化淳赔笑道:“瞒不过陛下之慧眼,下边宣旨的小太监说他谢旨后送了近三万两。”
朱由检脸色依旧平静道:“三万两,确实是好手笔,值得你这么绘声绘色说一番。”
曹化淳赶紧说道:“回陛下的话,也并非因为银子,只因他乃是陛下看重之人,即便是他不送银子,奴婢亦会小心关注,事实是什么样,那就是什么样,奴婢可不敢添油加醋。”
“朕看重之人……唉。”朱由检叹息一声,不再言语,朝着皇极殿而去。
洪承畴,也是一个极度争议的人物。
说是争议,乃是因为他在后世以大明蓟辽总督的身份领明兵与大清决战后惨败降清。
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是一国元帅战败被俘,然后投降敌国,所给大明带来的精神打击是巨大的,所以在后世普世的观点中,他是铁杆汉奸无疑。
但有一点,却没有争议的。
那就是他再是汉奸,其军事才能也是毋庸置疑的。
也饶是如此,朱由检才在卢象升领军前往进攻建奴老巢之后,在诸多人选中选择了洪承畴。
起码在这个阶段,崭露头角的洪承畴并不是汉奸,也不可能做汉奸。
最关键的是对方还在延绥,正好可以迅速统兵截断建奴。
曹化淳看着皇上一言不发的前行,心中一突,还当是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惹恼了皇上,一阵惶恐也不敢再多言什么,只赶紧小心跟上。
而回到皇极殿后,朱由检再次忍不住看向了舆图。
蓟州啊。
看着地图,他心中越发坚定,一定要把黄台吉给堵在蓟州。
喜欢崇祯:大明中兴之君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崇祯:大明中兴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