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还想拜师呢,只是拜不上。
听说有两个老者、长者,智者大儒,道家先师,人称骊山二老的,学问很大。
有一年,打村口经过,赶着马车,公孙弘一下就拜上了,又揽车,又挡驾,可人家死活不收。
这事还惊动了村庶长,他娘还跟到村庶长家里哭。
田简道:“拜个师,就这么难呀?”
是呀,谁说不是!为拜师,公孙弘他娘,带着儿子在这里守株待兔,都三年整了!
听说这回再拜不上师,他娘就要带他走了。
“要带儿子去哪里?”田简扬着眉毛轻轻问道,生怕打断了孟桃话似的。
说是去燕下都!
就连小毛驴都准备好了。说是让公孙弘牵着走,他娘坐驴背。
何时走?
明年开了春就走。
连他儿子读的书都一把火烧了!
烧了?为什么?
说是要让他儿子把文化都装到肚子里带走!
噢,这倒有趣。
说来,这孩子也真是个人精,人们说他记性好,有过目不忘之能。
就连村村长韩老万,背地里都夸他行!
我还亲眼见过万子大叔,为他向骊山二老求情呢!
那你快说说!田简扶了一下孟桃胳膊。
孟桃道:这老村长对骊山二老说,公孙家这孩子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天文地理,风土人情,也都不在话下。
真是好一阵猛夸,都吹到天上去了。
怎么夸的呀?
夸他是块好料!长城砖、泰山石,栋梁才!侠义之子!
夸他是下山虎,过江龙,硬气汉,青年才俊,夸得神乎其神。
有那么神嘛!
有!说他缺伯乐,是匹千里马。
说他赶马车是个好把式,放羊羊不跑,放牛牛听话,草窝里老母猪下了几个小猪崽,听听吭声就知道。
他们还说到了驴打滚,说生病的毛驴一天打几个喷嚏,才算没感冒,说公孙弘还会修驴蹄。
说他会对毛驴说人话,人兽互通了呢!
说他站在树林子下,半晌就学会了说鸟语,说那个小鸟过两天要娶妻。
这种事他也知道?
嗨!好听话多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