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有后人评价曰:“此大宋杀胡令也!华夏几千年无过此刚烈者!”
又有评价曰:“此华夏锄奸令也!”
围绕此令后人多有争议,有好事者认为其中大宋应改为华夏,说不得可以永久流传,世代延用了,然而只能说彼时自有形势在,当局者自有苦衷。
星转斗移,又千百年后,人间大变,彼时华夏大地多了个新物事唤作互联网者风靡九州,席卷各方未有不受影响者,
恰逢寰宇激变,华夏涅槃振翅之际,有宵小作乱于斯,其中有对此令评价曰:
“此令偏激狭隘!冤杀促进融合之忍辱负重的史文恭大侠!兼且此令彼时首先针对的女真一族后来融入华夏,更为华夏疆域做出巨大贡献!所以史大侠蒙受千古骂名,实属不公!”
一时间神州震荡,更有公开提议给史文恭立碑作传者,加上未知势力有意推动,更有那糊涂愚昧者盲从,华夏舆情渐渐暗潮汹涌,风高浪急,何其可悲可叹。
然而华夏几千年辉煌,自有其不可战胜处,家兴业旺,人丁蓬勃之时,有几个不肖子孙,分属正常。
未几,自有一大批热血儿女奋勇各方,如沧浪之水,誓要濯清四海。
其中一个唤作唐僧的豫州儿郎,每每懊恼于不得依此令挥刀,常常深恨不能化身齐天大圣,如后世伟人所言: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因此在某夜辗转反侧,了无睡意之时,翻身落地,痛下决心,决定将自己胸中恨,眼中怒,化作文字,当成板砖,誓要拍他个头破血流。
岂料那小子不学无术,一个不察将拍字弄成了怕字,亏得有几分急智,便解释道:
彼辈仿佛唐僧,苍蝇一般絮絮叨叨,嗡嗡聒噪,最怕一板砖拍上去,让它立时消停!
即便打不死,也要吓它一跳!
哪怕板砖粉碎也不过是一粟之失!
华夏自有万顷禾苗,何惜引玉争先?
然而平日里他偏又时不时自称老衲,一时间让人哭笑不得,几成笑料。
些许后话,离题万里,至此暂且不提,且请书归正传。
那卢俊义带领麾下众兄弟打破曾头市得了许多战马,海量金银之后,将物资粮草取出一部分分发给当地百姓,
又留下几个兄弟领兵暂且充作伙计仆从,以卢氏商家名义继续在此地经营,一改前事,对待各族一律平等,交易公平,行事讲究,不多时那曾头市竟然繁盛远迈从前,被人传为一时奇谈,渐渐的随着各方流通,影响越来越远。
于是那军令也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到四面八方,
闻言有擂拳拍腿,大声赞叹者,有心惊胆寒,悄悄拭汗者,有皱眉深思,暗暗警惕者,凡此种种,不一而具,
更多的是那激昂慨叹,恨不能置身当场者,一时间,各方各地奔赴大名府者络绎不绝。
后世有诗叹曰:
将军拼得太平世,太平不见将军在。
风流岂只东华门,千载斯言有遗害。
文章锦绣金银海,千古奇耻次第来。
谁言大宋无好儿,武穆自古起尘埃。
卢俊义此时并不知道其后影响如何,收兵回大名府的路上,许贯忠等人跟他商议之后便早早定下后续应对方略,待到了大名府,卢俊义不洗风尘便和许贯忠遣人带着十万贯金珠直奔梁中书府上。
待入了内里,卢俊义对梁中书拜道:“小人犯下大错!敢请恩相救命!万祈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