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授以三天真灵宝符,云上以奉天,使二仪无遗;下以告地,使河海不泄;中以鉴人,使年命无坠。
乃言:“上元已尽,今岁甲子始交中元。凡三千八百年,复为下元也。”
帝求示四妃之子,孰能为生民主者。真人袖出一简,掷地作金声,遂引从者升去。帝拾简详视,前后左右,分图四日,不解其意,并《黄庭经》藏于德台。
明岁乙丑春,帝崩。当时立国以长,推挚为帝。葬帝喾于濮阳顿丘台城阴野之秋山,以衣冠与姜嫄合葬于豳,一葬衣冠于古亳城南。
帝挚自己巳春嗣位,不修善政,号令不着。与阏伯、实沈、舅腹为伍,日寻干戈,以相征讨。
次弟尧,号曰放勋,年十有三,佐挚封植,受封于陶。年十五,长十尺。年十六,远封为唐侯。实懋厥德,诸侯咸归之。挚自知不及,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常梦身随云起,攀天而上,至是代挚为天子。
居挚于高辛古城。囚娵訾腹于市。迁阏伯于商丘,为火正。迁实沈于大夏,为水正。如参、辰二星,一出一没,隔于卯、酉,使不得相见也。
帝本姬姓,因生于母家伊氏,后葬母于耆,遂号伊耆氏。既受禅,以火德王,色尚白。定都于平阳安邑。改年为载,取万物始更终也。
丙子元载,置进善之旌,设敢谏之鼓,立诽谤之木。
帝生有异相,眉分八彩。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不骄不舒。
冠黄收,衣纯衣,彤车白马。所居茅茨不剪,土阶不石,榱题不枅。大路越席,太羹不和,粢食不凿。饭土簋,啜土铏。
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御。不宝珍奇,不听淫乐。布衣鹿裘,衣履不敝尽不更为也。
其时九族既睦,百姓昭明,协和万国,于变时雍。上下仰其光烈,德之所格,无所不被。
尧思上古之君,世不独治,必须贤辅。知南正重北正黎之后,世掌天地之官,能占验时日,如黄帝时之羲和。命重后以羲为氏,黎后以和为氏。
帝钦若昊天,以天之元气昊然广大,未可概推,特复羲和之后,命立浑仪,修其先职。
察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明递中之星,日月所会之辰,定其天数,以为岁首,谓之历象。以羲仲居禺夷之旸谷,理东作以殷春中。以羲叔居日南之交趾,理南讹以正夏至。和仲居西方之昧谷,理西成以殷秋中。和叔居朔方之幽都,理朔易以正冬至。是为四岳。
时有瑞草生于庭,每月朔后,日生一荚。至望后,日落一荚。月小尽,则一叶厌而不落。帝奇之,呼为“蓂荚”,又名“历草”。观此以定月之大小,旬、朔可知。咨羲、和二氏立闰法,以正四时,颁示四方。
庚辰五载,南夷越裳氏,去中都万里,重译来朝。献神龟,方三尺余,云:“得之艾山水滨,背有图文,非吾夷可识,谨献上国。”
帝视皆蝌蚪文,记开辟来故事。帝命太史放齐录之,谓之龟鉴,深藏内府,囿龟于池。因作龟书,厚赉南夷,遣归。
帝存心加意,作辞以自警并诫万民曰:
战战栗栗,日谨一日。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为政七年,民无作忒。丁亥十二载,帝思古圣皆省观设教,乃巡狩方隅。
于路存鳏寡、赈荒欠。一民饥寒,曰:“我饥寒之也。”仁昭而义立,德溥而化广。
自西北巡至淮扬,遇一奇伟男子于市中货缴,时谓之缴父。
召之,手挽弓矢进见。帝问:“何能?”
答:“能以绳系矢而射,又能随风上下。”帝命试射岭头高松。一矢射之,透干。御风腾上,拔矢而下。
帝爱其神技,呼之曰“羿”,回都用为木正。不食五谷,唯啖百草之花。
是时十日并出,焦禾杀稼。或大风四起,拔木发屋。北有暴水,冲渠倒岸。又有兽曰猰貐,其形似躯,迅走食人。洞庭之野有修蛇,长百丈,呼气吸人。东海之滨有封豨,大如兕。皆为民害。
四岳申告,帝忧曰:“予一人不德,众庶何与而罹此祸?”
群臣曰:“炎帝有疾疫饥馑之忧,黄帝有水火刀兵之厄,不害其为圣主。”
正是:务在君心能感格,定教灾异自潜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