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明眼人都知道,就算拿弹劾的折子把勤政殿给淹了,那也不可能对贾赦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毕竟人家主动认罪认罚,官爵是撸了个一干二净,主动去了皇陵静思己过。
有太祖爷赐下的那块丹书铁券在,能做到这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爹,你就在皇陵好好静养,儿子不可能一去就是数年不回。
我已经跟林姐姐商量好了,正好江南那边的义务教育推进的不错,她打算去巡查一番,儿子就借着这个机会,陪她去江南转转。
”
公私兼顾才是最完美的,他们夫妻俩也正好可以暂时离开中枢,省的人家说林首辅权倾朝野。
贾赦又不是真的傻,贾琏即将回京执掌京营,妹夫兼亲家又成了百官之首,宫里还有个皇妃……
再让小儿子、儿媳妇呆在京城,皇帝、太子不介意,不代表朝中大臣没意见。
出去转转也好,等过上几年再回来,资历、阅历都没有破绽了,估计皇帝也就可以正大光明的给小儿子加加担子了。
……
出京前的准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弄的差不多了,贾琮带着自己拟好的旅行讠……工作计划来到了勤政殿。
皇帝老爷自老圣人驾崩,精神状态始终没有恢复。
太子刘弘就一直在勤政殿帮着处理奏章,听到月余没怎么出现在宫中的贾琮竟然主动来了,好奇的传了他进来。
“伱小子总算出门了,快来帮我看看这些。
市舶司的账目我算了好几次,每一次的数字都对不上号。
”
可怜堂堂太子爷,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被东宫一众师傅狠夸的存在,竟然被一堆账目折磨的没了脾气。
贾琮将手中的旅行计划……工作计划交给了刘弘,顺手提起笔就开始整理市舶司的账目。
“啊!
你竟然打算丢下我出去玩?”
一声尖叫,吓得贾琮的手一哆嗦,纸上就多了一道长长的黑线。
刘弘总算明白贾琮这一个月没露脸是在干嘛了,这小子竟然制定了一份“游玩”计划,准备将国朝的大好河山都走上一遍。
本宫堂堂太子爷都没这么潇洒过!
凭什么?不许去!
留在京城给我干活吧!
可惜,刘弘最终还是向现实低了头,因为贾琮的理由很充足。
“我这可不是去玩,随着新政的推行,一直呆在京城是无法切身体会到国策实施的好与坏的。
总要有人出去看看,我不去的话,四哥觉得谁能担当此任?”
宫中需要一双足够可以信任的眼睛,除了贾琮,刘弘想不到别人。
龙禁卫足够忠诚,但龙禁卫一群糙汉子,很可能都读不懂新政的各项政策。
至于朝中的那些文官……
算了吧,能不阻碍新政施行就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