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李鸿章的子孙后代 > 第22部分(第2页)

第22部分(第2页)

李鹤章亦不以老兄的见解为然,不过到底亲兄弟,猜到必有深意,而且是不足与外人道的深意,所以避开刘铭传,私下向老兄探询。

“二哥!”他问,“攻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何以一下子泄了气?”

“你看我是泄气吗?”

“当然不是。我想,顿兵不进,总有道理吧?”

“你没有看曾老九的信?金陵是他囊中之物,深怕别人抢他的。”

“啊!”李鹤章恍然大悟,“曾九想独成大功?”

“他这个心愿,立了已非一日了!我们何必跟他去争功?

争到了也没有意思。看涤帅的面子,放他一马。“

“就是这样,亦无妨攻下常州再说。”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功之心,无人无之;取常州如探囊取物,我为什么顿兵不进?自然有道理在内。我说句话,信不信由你,一攻下常州,就有苦头吃!非搞得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不止。”

“这,我实在不明白了。”李鹤章问道:“有什么苦头吃?”

“朝廷的意向,莫非你一无所知?当初江南、江北两大营为何而设,廷寄为什么一再催我进驻镇江?为来为去还不是为了早日克复金陵,翦除洪逆!常州一下,朝廷必有严旨,火速进兵,助曾九攻金陵。那么我怎么办?遵旨则伤感情,分了曾老九独得的大功,顾念私情,则势必违旨。这又哪里是可以轻恕的罪名。”

这一层看法,真是太深了。李鹤章不能不佩服他这位老兄,同时也想到俗语说的:“做事容易做人难。”而做事做得好,不见得“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唯有会做人才会官运亨通。

“不过,二哥,”他提出疑问,“曾九自己觉得克金陵有把握,其实是不愿意他人相救,有意说得容易。照我看,不是一年半载的事,那么,我们围常州也是拖个一年半载吗?只怕拖不过去吧!就算拖得过去,也‘师老’了!不特无功,还怕为敌所乘。”

“你说得不错。常州只能先打算拖个两三个月,到时候再看情形说话。”

“何谓到时候再说话?”

李鸿章想了一下答道:“这有几个步骤,第一是以保苏州必以经营浙西为名,在嘉善、嘉兴方面用兵,反正是在打仗,只要能胜,就算顺手,朝廷亦不见得非要我改弦易辙,去攻常州不可。你说是不是?”

“是的。”李鸿章深深点头,“何况,曾老师为了回护他老弟,一定从中斡旋。”

“正就是这话。”李鸿章说,“老师内心也彷徨得很,为公,应该添兵到金陵助攻;为私,又不肯出此。将来总是要看曾九的意思而定。”

“这我们就不管他了。”李鸿章问:“第二个步骤呢?”

“第二是等浙西方面,有了结果,可以暂时放手了,那时以休养整补为名,又可以拖一段时间。然后,并力再攻常州。”

“常州一下,如果曾九在金陵还是不顺手呢?”

“攻下常州,自然还要休养整补。到那时候,我就可以不管了。”

“怎么呢?不管什么?”

“不管曾老九的意思了。听命而行。”

“是的。”李鸿章说,“已经仁至义尽,再拖不过去,曾九也不能怪我们这面了。如果要拖,只有曾老师想法去出奏。”

“正就是这话。”李鸿章说,“一面曾九,一面左季高,我们夹在中间,可能两面受挤,也可能左右逢源。事在人为而已!”

第七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