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奔腾入海海警学院校歌歌曲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一种侮辱、一种亵渎,陈东升断然拒绝,“我是要做研究的,怎么可能去经商呢?”与陈东升一样,在人生设计和价值观上,王文京和王中军在刚毕业时,都没有为“企业”留下任何想象空间。

19岁时,王文京毕业选择了北京,被分配到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司。从小村庄到省城南昌再到国家首都,空间的转移和人生的裂变使王文京兴奋不已又恍然若梦,“这对我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起初,王文京对未来秉持着宏大的梦想,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他的积极,遭到了一些老资格,但在“混日子”的同事的责怪,却也得到了他们不曾得到的荣誉和嘉奖——评上了单位最年轻的先进工作者和新长征突击手,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作先进事迹报告,当上了财政司的机关团委书记,还晋升一级工资,虽然只有6块钱。

领导的重视、光明的仕途和如鱼得水的工作环境,王文京应该感到知足和惬意。但他总觉得现实与理想间存在一道深不可测的鸿沟,一边是一眼到头的困惑,另一边是一望无际的未知,“也许有一天我会成为政府高官。可走出校门做公务员一直到老,黑发到白发,将是人生经历的缺憾。”此时,北京以北的中关村正发生着振奋人心的变化:百折不挠的陈春先成为中关村的英雄,后起之秀段永基声名鹊起,泼辣的金海燕声名渐旺,而柳传志和他那有着19个字招牌的“未来联想”也开始有了造电脑的壮志雄心。终于,王文京决定放宽视野,叛离庸常的人生。他选择报考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来突围琐碎零乱的数字生活。命运与他开了个玩笑,当被非第一志愿的“西方会计”录取时,王文京选择了放弃。

机关的经历对王文京来说,也并非完全无用。他结识了创业伙伴苏启强。两人因为都试图把往事变成未来的动力而一见如故。更关键的是,五年机关工作,尽管思想有这样那样的起伏,但王文京“很庆幸自己没有一天瞎混。”他在单位干了两件大事,起草了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会计制度,制度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后一件是负责实施了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施会计电算化工程的两年多时间里,王文京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一种趋势,同时各单位在自行编写程序,造成大量重复工作。如果有家软件开发商,整合资源,提供软件服务,那将前景无限。他的预测无疑前瞻且准确。后来,推广所涉及会计电算化的单位,都成为王文京的客户。

计划经济机关是最好的单位,市场经济企业越来越重要。基于对趋势的把握,24岁的王文京和26岁的苏启强辞掉工作,到中关村注册了个体形式的“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至于拟定企业名称,两人颇费了一番心思。无意中,王文京看到《经济参考报》上美国一家软件企业提供叫“用户之友”的软件,于是借鉴了一下,取名“用友”。王文京自己讲述,公司注册下来后,他借了用户五万元,买来一台长城0520DH电脑,白天出门做服务,晚上住在9平方米的办公室编写程序,这样度过了创业初期。

王中军是野战军人的孩子。他刚入小学,*爆发。学校天天背毛主席语录,高年级学生斗老师。那段日子给王中军留下的唯一印象是,“校长从毛主席像上跳下来自杀。”动荡的环境,使王中军自小便学会了安排自己的生活。小学毕业,进入外馆中学,他很快就反感这个环境:学生经常打架斗殴。第一学期没结束,他向父亲提出:“我想回农村老家读书。”

1983:沉默中的崛起者(5)

14岁的王中军回到东北农村,在这里他找到了感觉,“我从城市来,看到和接触过很多农村孩子未接触过的东西。爸爸每月给一些零花钱,我也分给他们一些,好多人都围着我转!”然而,农村也没能留住他多久。一年后,王中军带着团员证回到北京,进入石油部子弟学校。

作为班级唯一的团员,王中军顺理成章地成为班长。而他“领导”的这个40多人班级,竟有30多人考上清华北大。初中即将毕业,16岁的王中军却突然想去当兵。当晚8点,他父亲从总政大院回来说:“明天早上,你史叔叔回部队。你愿意,就跟他一起走。”王中军找出军装,第二天出发到了保定某部,临走前甚至没来得及上缴班级教室钥匙。

恢复高考后,中学同学相继考入名牌大学的消息,让20岁的王中军受到强烈刺激。他转业回京,考上了夜大。夜大刚毕业,即便是十年来不断操纵自己命运的王中军,也未能免俗地进入国家物资总局文书处,当了一名机关干部。

长城饭店外景

1983年,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北京长城饭店正式营业。偌大的中国,竟然绝大多数人都不知“五星级宾馆”为何物,不少人误称其为“五角星宾馆”,专程从外地赶来北京看“稀奇”的也不在少数。到了改革开放的第三十年,中国五星级宾馆已然比比皆是。有人专门写了一本《五星大饭店》的小说,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就是这部被称之为“国内青春偶像剧中场景最漂亮、制作最精良的‘偶像加主旋律剧’”,在央视热播。小说的作者叫侣海岩(笔名海岩)。

从海军航空兵二十八团退伍后,侣海岩被安置到北京当警察。长城饭店营业当年,已经是北京公安系统最年轻处长的他,选择了辞职经商。他的第一笔收入是长篇小说《便衣警察》的稿费——人民文学出版社以首印30万册推出。不过,写作只是侣海岩最大的业余爱好,他工作的重心始终还是酒店。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既是昆仑饭店董事长,又是锦江集团北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他,管理着34家宾馆、酒店类企业,职工多达1万余名。

这年,湖南常德退伍军人吴志剑也开始写起了小说。初中未毕业的他,入伍到广东省梅州军分区当兵。虽然接受教育的时间短,但知识分子家庭的底蕴还是让他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当兵期间,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一些文章,成为该军区还算有名的文化人。因此部队复员后,他被分配到常德市公安局办公室,主管宣传宣。1983年,吴志剑完成《黑影》和《白金杯》,在当地反响相当不错,由此他不安分的心开始“蠢蠢欲动”。

似乎每位企业家都有一个苦难的创业经历。拿着2000元稿费,吴志剑提交了辞职书,与回城的知青朋友,联手办起了养鸡场。前途明晦不定,一场没有任何预兆的鸡瘟,把他从幻想拉回现实,2000只鸡一夜间全部死光。

首战失利,并没有把吴志剑打击得信心尽失,但他对商业的把握和规划却没有丝毫进步。与临澧县广播局合作开办广播开发公司,因为对方中途退出而夭折;与人合伙创建水泥预制板厂,质量上不去、销路打不开,很快不欢而散;集资开办歌舞厅,当地地痞捣乱和各种接踵而至的麻烦,被迫关张大吉。

下海之初,吴志剑遭遇到一连串的打击,但热情没有冷却。失败后的总结,让他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他找来一大堆的经济管理学著作,恶补欠缺的常识。当吴志剑准备爬起来再战之时,被他借钱借怕的人们都避而远之。无奈之下,他转战改革开放的大前方——深圳。秋天,略显悲壮的吴志剑和7位知青到达深圳,一行8人,一共800元人民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983:沉默中的崛起者(6)

深圳,所有豪情满怀的寻梦者眼中的天堂,同时又是充满虞我诈的失败者的地狱。没有资金、没有学历、没有技术的“三无人员”,吴志剑在冷眼和藐视中,饱尝人情淡薄:应聘工人,被赶出门;应聘保安,连门都没让进。昔日小有名气的吴志剑,在深圳过起了捡垃圾的日子。

捡垃圾常遭白眼,但吴志剑心中有鸿鹄之志,并不以为耻,反而觉得“可以四处走动、寻找机会”。当得知深圳市政物资公司下属的华东商场,濒临破产,准备向外承包时,吴志剑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千方百计、软硬兼施之后,在不用交纳经营保证金的情况下,吴志剑承包了华东商场,同时也接受了一个异常苛刻的承包条件:每月上交4000元,一年后还清8万元银行贷款。

为了第一月能赚到4000元,看到商场积压的大批服装,吴志剑做出决定:降价,大幅降价处理。购买者如潮水涌来,吴志剑按时上交了当月租金。当时深圳,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家电购买热潮,常常是家电刚进商场就被一抢而空,很多人甚至托熟人走后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