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就是作家的常玉,知道写一本很容易,但是写一本能让一部分读者比较对胃口喜欢的就需要狠下一点苦工了。
因为,读者的群体是比较分散和广泛的,每一类读者的口味和兴趣点往往都不同,而且读者的分类定位也是有多重方向的。
按照年龄段分,少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类型读者。
按照职业划分,农民、学生、老师、工人、商人、白领等类型职业的读者。
按照性别来划分,男性读者,女性读者。
按照文化程度划分,小学文化程度,中学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专科文化,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
每一次,在做或者图书选题的时候,包括常玉自己在内,业内的编辑和作者们,都要按照自己的目标读者对象先定位,然后才能开始动笔写这种类型的。
就好像常玉自己写的《我真是大明星》这部畅销代表作,便是写年轻人追逐明星梦的奋斗史,面向的主要读者群体是青少年学生或者刚刚工作的白领。而对于不在这个范围内的读者,往往对这一类就几乎不感兴趣,哪怕常玉写得再好,他们也不会看。
可现在从《神雕侠侣》这篇帖子的恐怖狂飙增长的数据看来,常玉还没有看正文一个字的内容,心中便有一个“可怕”的预感,这篇帖子里的,绝对是一种能老少通杀、世人皆宜的类型。
81。第81章 寻找“火山”
什么样的,能够老少通杀?
常玉想到这个问题,就觉得脑袋瓜有些疼。因为她根本就想不出这种类型的,目前华夏文坛比较盛行的,一是乡土文学,适合老一辈有阅历的中年人看的,二就是她为代表的青春职场文学,是属于年轻人看的那种。第三便是少儿文学,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童话故事。
除此之外,市场上多的就是一些国外翻译过来较为晦涩的近现代名著。而这每一种类型的,几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对应着某一个群体的读者类型。
顶多有些个别类型的,可以夸一两个类别,多争取一些读者份额,比如说常玉就曾经想要将乡土文学和青春职场结合起来写,写老一辈人那个时候奋斗的职场文化,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但是,她的这个想法却被负责组稿的编辑给否决了,编辑认为这样反而会四不像,导致两边的读者都不买账。
单单想要多获得一个领域细分的读者份额都已经这么难了,更不用说是要做到全类型读者通杀这种效果了,在常玉看来,估计只有神才做得到吧?
“喂!小玉,怎么样了?你看了么?到底那个火山是谁啊?”
见电话那头半天没有响动,左然不耐烦地催促道。
“啊?然姐,我……我还没有看具体的内容呢!单单看这帖子的点击数和回帖就已经愣了半天,这也太惊人了吧?现在真的是半夜么?文学版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常玉回过神来,深吸了一口气,高耸的胸脯一上一下,努力地平复着激动的心情。
“岂止是多,而是非常多。据我所知,好多人都兴奋地打电话把自己的熟人叫醒来看了。”
说着,左然坏笑道,“因为大家都被这勾引得睡不着了,这么好的,自然要第一时间分享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体会一下漫漫长夜苦等更新的感受啊!”
“啊?真的有那么好看么?然姐,你等等,我马上看……”
帖子那可怕的数据,首先就已经将常玉心中设下的那一道文人的防线给彻底击溃了。
她点开帖子的具体内容,目光一扫,定格在开篇那一首《蝶恋花》,心中就已经立刻掀起了波澜来。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简短的长短词,犹如优美的旋律一般,那一幅形象具体的越女采莲画面,便瞬间浮现在了常玉的脑海当中。
虽然还没有出现任何的故事场景和人物关系,但是这文字之间透露出来的一丝画面的精致感,却已经让常玉无法将目光从屏幕上移开哪怕一秒钟。
“这是什么写法?一开篇就是这么一首词?接下来呢?天呐……江湖?武林?灭杀满门?赤练仙子李莫愁?为情所恨?轻功?以一敌多?江南七怪?瞎子也这么能打……”
第一回,不到两万字,对于常玉这样的专业作家来说,看稿子的速度本来是很快的,正常来说,稍微少几眼,两三分钟足够看完两万字的稿子了。
但是,看林灿写的这一篇《神雕侠侣》第一回,她却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屏住呼吸地看下去。
而且是越到李莫愁出现在陆家庄以一敌多要灭杀陆家满门的时候,她看得越是仔细,越是揪紧了心,整个人都完完全全投入到了故事当中,为陆家庄上上下下的人命担心害怕……
这种感觉!
这样的!
简直是……神了!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