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明末的国公 > 第十一章 曹化淳的学以致用(第2页)

第十一章 曹化淳的学以致用(第2页)

因为,真的有人因为违反了各种规则,被罚了月饷,甚至还被赶出了工坊,失去了这份高薪的工作。

对于这个皮糙肉厚,从不抱怨辛苦的老实汉子来说,你可以对着他的屁股杖十,但是绝对不能罚他一文钱,同时也绝对不能阻止他想方设法多赚一文钱。

等到现身说法的曹大山回到自己的工位之后,孙瑞也随即向孙承宗和曹化淳进一步解释了其中每一个安排的原因,特别是关于“计件梯度”的设置和“劳动模范”的评选。

“最基本的月饷其实并不足以维持一个青壮工匠的基本生存需求,所以他们必须要每日花上两个时辰,完成最基本的工作任务。

这一部分是按时且稳定发的钱,保障的是基本生存,无法激励工匠去努力生产。

当然,就算某日干得很少,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当日也能拿到这个基本月饷。

但若是如此,当日便不会有计件收入了,而且每个月都会有检查,怠工的人在月底便会被立刻清理出工坊。

而只要他们勤勤恳恳干超过了两个时辰,到了计件的要求,再往下生产的货物,如果按照每一钱月饷多少件来算的话,这里的报酬平均下来,很明显是高于基本月饷的。

然后,每次往上一个梯度,工匠能获得的收入,便会再高一点,这将促使工匠们为了不吃亏,拼命多干。

这是第一重激励,绩效之所以设定得远高于基本月饷,并且有获得门槛,便是为了起到激励工匠的作用,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

当然,为了最大限度促使工匠提高生产速度,让他们相互间不断竞争,还有第二重的奖励,便是“五星劳动模范”的评选。

不过,想要评选为劳动模范,拿到奖励,还要再加上一个不能有被处罚的情况,一星到五星,总共五个劳动模范,名额是限定的,而且有最低要求,以确保不会滥发。

奖励如此丰厚,工匠们必定会为了这五钱到一两一钱银子的奖励,拼了命生产,不断想方设法提高个人技能,以确保自己在工坊中的排位优势。

至于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则更加简单了。。。。。。”

孙承宗听完,对于“计件法”,对于合理的梯度,对于如何激发工匠的积极性,以及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都有了基本的认识。

其中的固定月饷,绩效统计和激励梯度,以及分工协作的实现,听起来简单,但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还有极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根本做不到。

换言之,工坊的管理者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这正是孙瑞这个家伙不凡能力的体现——他不仅自己有想法,还能让手下人落实他的想法。

至于孙瑞在其中运用的大量管理学知识,特别是双因素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的应用,孙承宗自然不知道,他只想到了一个词——“朝三暮四”。

这是何其相像啊,那些工匠们在各种计算规则之下或悲或喜,就如同早上三颗桃,晚上四颗桃的猴子,还自以为赚了。

不过,他也很清楚,和其他地方的工匠相比,这里的工匠确实赚了,只要一天干六七个时辰,每个月基本上能有一两八钱银子,一年便是二十多两了。

这在其他地方,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孙承宗在今日见识到之前,也根本无法想象。

最重要的是,孙瑞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可行,这生机勃勃的工坊,那被状告贪墨的百万银两,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治世奇才啊?怎么能想得到这些东西,又是如何将它们一步一步付诸行动的?’

孙承宗看着自己家族的这个后生,只觉得看不透,完全看不透。

曹化淳原本是不懂这些东西的,但他到底是聪明,听完之后也大抵明白了,但他并不觉得这个方法可以用在京城的那些官营工坊上。

这么大一笔支出,对于此时的明廷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不过,官营工坊的规矩,确实可以仿照文登这里,更严格更细致一些,处罚也要更加严厉,同时更要计件,要分工协作,完不成的就扣钱。

只能说,还好孙瑞和孙承宗没有听到曹化淳的心声,不然一定对他的这个“学以致用”,大为震惊!

要不说,资本家比起封建奴隶主,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呢?

而一行人巡视完,刚刚从卷烟坊出来,正准备回县衙的时候,一群文登当地的乡绅,直接挡在了孙承宗和曹化淳两人的车驾面前,很明显就是奔着这两个钦差大臣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