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是按着城镇划分,形成沿河而建的带状营盘。
营盘并没有宅墙,木栅栏,只是用小型城堡,箭塔将之隔开。
其中划分窝棚区,商业市场区,工坊区,神庙。
各区靠着小溪,城堡,箭塔隔开。
商业市场和工坊区靠近河边,而窝棚区则是在外侧。
这算是为另外一场建筑中的城镇提供模板。
秀芹沿着河道向北走两里,到了商业市场区域。
商业市场区被划分成两半,一边是韩昔开设允许用票子换物资的商区,另一边则是外来走商和六安州过来做买卖的大户。
这些人交易主要用的就是铜钱和银子,有些商贩也会收粮票,一斤粮票大概等于五文钱。
秀芹拿着粮票到了一处木房前等待。
只见木房还有不少人排着队伍,此时整个营盘最好的建筑就是面前这占地一亩的木房。
这木房是换粮食的地方,只接受用粮票换粮食,不接受钱银,每日还限制换取粮食的数量,最多只能换二十斤。
因此每日都有上千人过来换粮食。
毕竟二十斤粮食,一家十几口人,也只够吃两三日而已。
排了片刻,很快轮到了秀芹,秀芹从腰间拿下一个布袋递过去,同时还有三张票子:“十斤。”
因为粮票只换粗米,所以打兑换的速度极快。
只见打粮食的中年人接过布袋,然后用一个大铁勺往布袋内装了五勺粗米,也不过称,直接递回给秀芹。
秀芹接过布袋,感受着入手的沉重感,便知道这次粮食比上次打五斤溢出的还多。
秀芹面上露出了笑容。
提着布袋,秀芹便往东边而去,穿过一处城堡,便到了自己住的窝棚区。
因为刚刚秋收没多久,所以有很多的稻竿,而窝棚都是用稻竿搭建的锥形窝棚。
有手艺的,则是用木头架高,搭建了一个低矮的棚子。
营地这边并不是做大锅饭吃,都是自行煮饭吃。
因此,窝棚区内升起了一片的炊烟。
好在现在是秋季,木材干燥,烧起来的烟雾并不是很大。
要是春夏两季,估计此时营地已是一片白烟笼罩了。
“今日为何如此早回来?”一个正在淘米的老妇问道。
“今日又来一批女工,半日不到就将布匹都弄完,所以人都回来了。”秀芹将粮食放入一箩筐说道。
闻言,老妇叹息一声,嘴里就是唠叨起来:“大壮和二壮他们也不知道如何了,平时三四日还能送些东西回来,这些时日都不见人了。。。。。”
秀芹一边听着老妇唠叨,一边清洗白菜。
秀芹觉定现在的日子其实比在寿州还好,虽然住的地方差了一些,但吃得比以往好。也没有恶吏上门,每日去到工坊还有一碗热乎的豆浆喝,而且也不用每日对着自家婆婆。
金州卫。
海面上,十几艘船只正在对轰着。
海面被激起一阵阵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