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因为她不愿意就消停,瓜洲岛村民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上扁担到广场,一通刺啊杀啊冲啊的演练。然后各自去地里种瓜,种完瓜之后,又是一通演练……
相离练兵的时候,周围总是挤得人山人海。反正瓜是种成野生的了,村民倒是着实一个个比士兵还能打!
海棉经常是教他们种瓜,教着教着,村民都不见了。瓜田里只有她孤伶伶的一个人。瓜叶翻飞,如果她一样风中凌乱。
海棉没办法,只得找了腾蛇。腾蛇匆匆赶来,登台就是一阵演讲。内容是什么海棉不知道,但大抵也就是不想当士兵的瓜农不是一个好村民这样的话罢。
而且颁布规定,谁家的瓜种得最好,谁就能申请去当参军,当一名光荣的士兵!
这一条法令颁布之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大家都开始努力种瓜。
然后腾蛇让海棉除了给予瓜农口粮补贴以外,还给予一些津贴补偿。每个月组织一次瓜展,谁家的瓜最大、谁家的瓜最甜,头奖都有不菲的奖励。
海棉先前还担心种瓜种得好的村民真的会要求当兵——士兵可以任意招募,但是村民能够学习技能,让村民当士兵,谁来搞生产?
但是很快的,村民们仿佛发现了种瓜的乐趣,一时之间瓜展办得热火朝天,也不再提当兵的事儿了。
瓜洲岛的农田,跟别处的农田又开始有了区别。每块农田里都搭着精致的瓜架,青藤爬上去,绿叶如织绵。青、红、黄颜色不一的瓜们就藏在阔叶下,偶尔风吹绿浪,露出一角肥瓜。
瓜也可以当粮食,但是个头非常大,一个可以供一户村民吃上一顿。所以一个瓜如果换算下来,应该是15个粮食。
因此,产量也不能跟水果、鱼相比。因为刚刚学种瓜,许多村民都不知道很多瓜的用途。不知道用途的瓜,他们也会种。但是种完不收,任它掉落在地,腐烂入泥。
海棉只得每天在瓜田里晃悠,见着什么瓜没有瓜农收,就收集起来,下次有船回摩天岛就带回去,让管牧、紫心等人看看有什么用途。
久了,她发觉这些瓜也很有意思。里面有水果瓜,可以直接切开生吃的,味道甜美、汁水颇多。还有容器瓜,有的瓜皮非常硬,而且晒得越干越坚硬。长得跟个坛子一样。
村民们收获之后,把它们的坛口切开当盖子,瓜就可以用来当坛子。盛米盛水,干什么都行,还不容易摔坏。
有一种瓜身上长满了尖刺,海棉叫它刺瓜。刺瓜一个有冬瓜大小,它里面的襄晒干了就蓬蓬的,弹性非常好。
管牧也不知道刺瓜的作用,海棉自己胡玩。把这个刺瓜襄缝进布里面,做了一个圆滚滚的小座椅!
然后村民们有样学样,学会了制作海绵座椅……
海棉灵光一闪,又把这种刺瓜襄塞进床垫里,嘿,她的床就成了席梦思有木有?!
啊啊,还有沙发!对,沙发!她自己用50单位木头、10单位刺瓜襄做成了一个漂亮的小沙发!除了布的,还有毛皮的!
她在沙发外面的布上面蒙上洁白的毛皮,一个长毛皮沙发就这么做成了!又蓬又软又暖和!
海棉手舞足蹈啊,随后发现瓜洲岛所有的村民家里都有了沙发、床垫。再看着主菜单里,瓜洲岛村民技能那一项出现的家具制造,逐风侯脸上两条宽面条泪飞扬而起——我猜中了开头,始终猜不中这结局……
作者有话要说:嗷呜,小手小手挥起来~~~~~~~>;v<;
所以以后盛产瓜的瓜洲,要开始大量制造家具了吗~
第76章 精卫填海
第76章:精卫填海
家具的种类开始越来越多,海棉虽然是侯爷;却也控制不住人民群众创造的热潮。
很快的;各种各样的家具开始充斥着整个瓜洲。这些家具不再局限于刺瓜襄,大家制造了各种曲屏风、多宝格、床、榻。软木和硬木沙发都有。
家具做出来之后;瓜农们总算想起自己是种瓜的;于是他们在家具上画上各种图案——有的是刺瓜;有的是水果瓜。
有的是瓜藤开花的时候,有的是瓜藤刚刚挂果。
这些工艺,有的是刻在家具上面,有些直接就是镂空的。海棉慢慢的也有些喜欢,就往摩天岛、玄黄岛、盐居岛都输送了一些。
瓜洲这边,15个村子;只有少部分村民还在老老实实种瓜。海棉就把地域重新划分了一下;把瓜农划成三个专门的种瓜村,把做家具的划成另外的村子。
这样下来,瓜洲就只有三个村子是专门种瓜的。
而日子久了,家具又出现了两个流派、一个工艺流。流派一个是硬派、一个是软派。海棉嫌弃不好听,给改成了古典派和现代派。
古典派有点中国古代家具的古色古香——用的刺瓜襄非常少。摆上就是古典大气。
而现代派就是欧式风格的,华丽尊贵,低调奢华。
这两个流派互相都认为自己是正统,一直较着劲儿,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