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绿金时代集资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本世纪初以来,国际性的NGO环境运动希望从源头上制止破坏生态的行为,于是他们对那些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背后的资金提供者们,也就是那些出口信用机构,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在这股强大的压力推动下,把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金融业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的历史性潮流。

“赤道原则”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2003年6月,由美国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7个国家的10家著名商业银行,率先自愿承诺遵守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准——《赤道原则》。随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美洲银行等知名银行纷纷响应。“赤道原则”为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提供了行业基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了不良投资成本,提高了投资效益。

“赤道原则”的建立也带来了另外一个称谓:绿色银行。银行到底绿不绿,并不是由哪个银行的广告语说了算,而是有据可查:你的银行遵循“赤道原则”了吗?

新规则,还是老规则?

当新旧规则交替,或是当各个地域的规则严格程度不一的时候,公司会选哪一个规则呢?有人也许会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最容易、最熟悉的那个!理由很简单,省时、省力、省钱,总而言之——省事!真是如此吗?的确有很多公司那样做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游戏规则的抢先制定者(4)

不过,偏偏却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并且找到了“更大的森林”。当LEED标准刚刚在美国推出的时候,不少公司对这个新生规则多少有些将信将疑,但有一家公司却对这个新规则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积极态度,它立即将自己的一幢总部大楼进行了LEED标准认证申请,并在2001年成为最早一批拿到LEED标准认证的大楼。

它是哪家公司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是美国一站式楼宇解决方案供应商——江森自控。那幢申请LEED标准认证的建筑正是其楼宇节能业务部的总部大楼Brengel技术中心。当江森自控的客户们慕名前来参观、想弄清“怎样才算是一幢LEED建筑”的时候,他们看到了考虑周全的建筑自动化和管理系统、实时的能源利用和警示提醒。“LEED样板房”一目了然地显示了江森自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远远胜过几十本厚厚的说明书。作为提供楼宇能效管理的服务商,江森自控一眼就看出了LEED标准这个新规则背后的价值,它将对自己的未来具有非凡的意义。

江森自控甚至看到了由LEED标准催生的新市场:既然LEED标准如此大行其道,那么为什么不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去帮助客户获得LEED标准认证呢?在这个过程里,公司正好可以顺理成章地推荐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样的结果,就是江森自控比任何一家公司都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内部培养LEED标准认证专家。2008年12月,江森自控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在美国本土培养LEED标准认证专家,它宣布未来一年将在中国培养800名LEED标准认证专家。随着LEED标准认证资格考试在中国首次开展,江森自控仿佛看到了中国LEED建筑的未来,以及自己的未来。

江森自控因为远见而当机立断地采用了新规则,但对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的瑞典沃尔沃集团来说,却面临着另外一种选择:既然新市场的技术标准并不像自己国家的那样高,那么是不是降低技术标准、开发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高排放的低技术呢?

“许多中国、印度客户问我们为什么不开发中低端技术?这不是我们要做的,我们要研发全球统一标准的技术,这也是规模效益的来源。我们在任何一个市场都采取这样的策略开发低排放的高技术,不向第三世界国家引进高污染的机器设备。如果客户只要买廉价的产品,那就不要来找我们,如果要购买高效率的产品,那就来找我们。”沃尔沃中国事业部主席卡尔…厄林?特洛戈(Karl…Erling Trog)如此说道。

对于沃尔沃而言,无论在哪里投资,它始终都提供最先进的、全球一致的技术。这就意味着选择最严格的标准,并将这样的标准带到所有的市场,一方面得到规模效应所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一旦哪个市场的标准有所提高,也不会对已有的投入造成影响。

粗看起来,江森自控似乎过于“率性”、沃尔沃似乎过于“耿直”,但它们选择规则的思路却让它们在各自的领域走在了别人的前面。那么,下一回面对规则改变的时候,你会怎么选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裸装”盛行时(1)

走在伦敦的街上,偶尔会看到路边的商店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蔬菜,新鲜的胡萝卜与西兰花吸引着行人的眼睛,有一家蔬菜店饶有兴致地写了一个小小的招牌:“裸装”(Naked Package),路人看到难免会莞尔一笑,店主所指的“裸装”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这些蔬菜回归到了过去农贸市场里的模样,不再像在超市里那样“躲藏”在塑料包装之下;二是如果你想把这些蔬菜搬回家,请提供你自己的篮子或包。

这听上去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挎着篮子去买没有包装过的蔬菜,很多年前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而且,现在还有许多人是这样做的。然而,农业“产业化”后带来的一大副作用就是,我们在超市看到越来越多的蔬菜被整齐划一地放入了“包装盒”,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传递出“安全、可靠”的信号,甚至一些有机产品也被放入了与之身份相匹配的包装盒里。

然而,这些包装真的是必须的吗?的确,包装最基本的功能是为产品提供“安全、可靠”的放置环境,并便于运输。当产品进入到品牌时代的时候,包装成了品牌代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关系到“脸面”问题,包装因此成为一项隆重的工程,有时甚至会让人产生“买椟还珠”的购物冲动。然而,有多少人在被包装所吸引的时候,会冷静地想到这些包装物的最终去处——也许你会重新利用一下这些精美的包装袋,但大部分包装物的最终命运将是被抛弃,成为垃圾填埋物的组成部分。美国消费者产生的垃圾中的13来自于包装物。

在为产品提供包装之前,我们能否问一下: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包装吗?在设计包装的时候,我们能否想得更深一步:我们打算怎么处置这些包装物?对于很多想要“变绿”的公司,从产品的包装下手,是一项相对容易的任务,也是进入到“绿色旅程”的一个起点。

新瓶装旧酒

马修?凯恩(Matthew Cain)从事高档葡萄酒贸易,已经有好多年了,他对寻访全球各大产地的葡萄酒庄乐此不疲,并以自己多年累积起来的独特眼光,把选中的葡萄酒带回到美国市场上。

这些年来,他一直困惑于一个事实:既然大部分葡萄酒在生产出来之后的很短时间里就被喝掉了,那么为什么还要花很大力气把这些葡萄酒装在玻璃瓶里?为了保证易碎品的安全,这些葡萄酒瓶还得放在定制的木箱子里,才能被运到千里之外的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