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驸马嫁到漫画 > 第8部分(第3页)

第8部分(第3页)

大臣们牙疼。

昨天散朝后,他们见皇帝对三驸马打赏多多,貌似甚为满意,一个个的连官服都没回家换,就直奔忠勇侯府道贺。刚落座,又听说三驸马不得圣心,情形凄惨。一个个连茶都没喝,就哼哼唧唧的找了借口开溜。谁知……唉,这得爹娘给生张了多厚的脸皮才好意思再去登忠勇侯府的门啊!

圣上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三公主的婚期很紧,且不能出任何差池。现在,礼部的大小官员们走路都带跑了。

下午,高进终于收到了皇帝的赏赐。是礼部的右侍郎王大人亲自带队送过来的。

不用对着册子核对,她一眼就看出多了一样。小绿袍的官服早就被扒了下来,身上只穿了着白色的亵衣和红色的绸裤,头发乱蓬蓬滴。他耷拉着脑袋,没了昨日的神气劲,如霜打的茄子一般,狼狈的跪伏在几十个珠光宝气的大号宝箱当中。

王侍郎陪着笑脸,指着他说道:“三驸马,秦大人说,这个江守义平常就是个狂妄疯癫,难以相处的。昨日,这厮出言不逊,冲撞了三驸马,现交由三驸马发落。”

高进负着手,踱到小绿袍跟前,笑道:“王大人,依您之见,我当如何发落他?”

王侍郎跟在她身后,连连说道:“打也好,骂也行……或者是其它,随意,您随意。”

“随意?”高进转过身子,目光如注,正色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江大人是朝廷命官,是为圣上办差。如他有过错,自有圣上裁定,受《大陈律令》约束,高某岂敢随意处置?高某不才,斗胆问一句,王大人此言,置圣上于何地?**置《大陈律令》于何地?”丫丫的,以为本姑娘看不出你们礼部打的是什么鬼主意?真当别人都是傻的么?

这话很快一字不漏的传到了杨丞相的耳朵里。小老头大喜,立刻向皇帝面前大力推荐三驸马——刚正不阿,明辨是非,假以时日,必成栋梁之才。

皇帝抱着胳膊笑了笑:“是棵好苗子……先看看再说。”

杨丞相犹不死心,专门跑去给高进上了一堂慷慨激昂的劢志课,当不了将军没关系,随时欢迎加入文官队伍。

高进吓得冷汗涔涔:言多必失。千万切记低调,低调啊。

某峰感谢香脆小薯片的粉红票票、黑猫的露露的PK票。两位亲一抬手,终于令《驸马嫁到》实现了PK榜上零的突破。尤其让某峰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是,露露自己的新文也正在PK之中,却把宝贵的两张PK票让给了某峰。

同时,某峰也从心底里感谢从《错穿三国》赶过来给支持新坑的所有老朋友和走过路过支持某峰的新朋友们。

和《错穿三国》不同,新坑是某峰手把手搭出来的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而且,某峰也正试图用一种一直想尝试又不曾试过的手法来讲述这个故事。也许这种尝试不太适合亲们的口味,也是对某峰挖坑能力的极限挑战,很可能会失败。但是,某峰还是希望亲们能多多指教,多提宝贵意见。

某峰不太喜欢说什么豪言壮语。以上的话,权当是新坑感言吧。末了,某峰再次谢过亲们。谢谢。

第十三章 争斗、争斗,惊起一番激变

婚礼的筹备工作迅速的全面展开。新公主府是皇帝亲自选定的。婚期紧迫,显然来不及选址盖新府。巧得很,离忠勇侯府不到五里的地方正好有一座空置的皇家园宅。皇帝把这座宅子赐给了三公主。

这座宅子自建成之后,朱漆大门一年四季紧闭。十多年来,从来没有皇家的人搬进去住过。皇帝也没有把它赏赐给过任何臣子。但是,内务院每年都会定期派工匠过来清理维护。里面的各项设施完好如初。工部只需派工匠稍加修整,挂上“敕造公主府”的牌子即可。

紧接着三公主的嫁妆和皇帝的各类赏赐被源源不断的运进了公主府。

娶公主就是好处多多,神马都准备好了。届时,高进只需洗涮干净,空手空脚的进府当大爷。

身为皇帝的女婿要自觉,花满楼是去不成了。好在,秦三娘善解人意,早早的派暗卫送来了厚实的平安信:秋红姑娘被她藏起来避风头鸟;新帐房凌先生很给力;一切安好,请老板放心。

高进费了些时间才想起这个凌先生是何许人也。随便请来个门口摆摊算命的,就成了给力的帐房?高进不禁再次佩服秦三娘的好运道。

高成再一次对高进的房间进行了突袭性检查。这一次的力度很大,连野史杂志之类的都在没收范围之内。检查结束,便只余《高家家训》孤伶伶的留在空荡荡的书架上了。

儿子以后是要开府单过滴。身为未来的一家之主,三观不正,岂不是要祸害子孙!高成痛定思痛,把她打包拎进了前院书房,亲自辅导课外阅读。

每天卯正即起,亥初入定(就是熄灯睡觉),上午背书,下午习字,晚上考核时政,全天实行封闭式军事化管理。

十余天下来,高进被整出了尖下巴。林夫人忍无可忍,组织了十余名壮妇冲进书房,**施强行解救。

一个泪眼汪汪,哭诉大婚以后,儿子再难承欢膝下,要带走儿子好好调养;一个怒不可遏,声称子不教,父之过,要抓紧时间教化儿子;夫妻双方各执己见,发生了严重的对峙。

高进夹在中间,一个头两个大,左右为难。

正闹得不可开交之际,李皇后的口谕到:“皇后娘娘派人宣忠勇侯夫人即刻进宫。”

争执嘎然而止,侯爷夫妇面面相觑,异口同声的发问:“难道三公主她……”

高进被困书房的这几日,朝堂上颇不平静。

经过杨丞相率领的小组调查,种种迹象表明,曹贵妃和她的娘家曹家有嫌疑参与了礼部的乌龙事件。根据一位被双规的田姓部门负责人的供诉,当日就是宫里来了个洪公公到礼部传贵妃娘娘的口谕,说金马鞍原计划是为四驸马订制的,上面的彩络子乃四公主亲手所编,不准挪给三驸马使用。曹贵妃的两位兄长分别在工部和吏部担任要职。两位曹大人也先后就此事和他打过“招呼”。因为三公主的婚事之前一直没有做计划,库房有且只有这一套金马鞍,所以他只能另辟蹊径。

杨丞相连夜秘密命人将这份口供滕抄了N份,在次日的早朝上公开传阅。

曹贵妃虽然甚得圣宠,却一直在朝中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主要原因在于,她的父亲原本只是京城里一个卖豆腐的私营小业主。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后,曹家才一夜暴富,迅速膨胀成为朝中新贵。而李皇后则出自大陈望族秦川李家,是李太师之女,是过世的太后的嫡亲侄女。两者相比较,群臣的天平一直是倒向李皇后滴。再加上,曹贵妃横行后|宫,持宠娇纵,在朝野的风评素来不好。三皇子又迟迟不能被立为太子。多年来,京城的权贵们暗地里都以与曹家结交为耻。

口供一出,仿佛往平静的朝会上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百官们象被打了鸡血针一样,个个慷慨陈词,口诛笔伐,声讨曹贵妃。更有甚者,将问题提到国家民族存亡的高度,说到伤心之处,当殿嚎啕大哭,力谏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